“娘,这下好了,我们是一家人!”
杨氏心里欢喜,乐得合不拢嘴:“是是,我们本来就是一家人!”
莫名就感觉轻松自在了许多。
“对了,爹,娘,我和雪儿商量着,最近几日要离开云州城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又要辛苦你们了。”
“你们又要走?去京城?”
杨氏瞪着眼睛。这回来还没满一个月呢,怎么就又要出去呢?云州城这么一大摊子,他们两个走了,总感觉就失去了主心骨了!
杨氏心慌呀!
周伯路倒是淡定:“你们准备去哪?”
“南下,我们想着趁着春耕之前弄一批种子回来。”
周伯路眼睛一亮:“种子?好!”
再过段时间,最需要的可不就是种子吗?
地里种地的农人,哪怕自己不吃,都要把种子种下去!
只有种子发芽了,长苗了,结果了,这活着的盼头才能又回来!
不过,这事也不容易。
粮种没那么好找。
大家都饿得慌呢,遭了旱灾的地方,谁家还会留着粮种?全都吃进肚子里了。
粮种就得往南方去寻。南方的粮食一直在往北方运送,剩下的粮食不多,余下的粮种估计也不多。
两人看周伯路的表情,就知道他在担心。
江承雪道:“爹,没事,大不了我们就往更南方去,还不信就找不到粮种了!而且我和阿勋的运气向来是很好的。”
杨氏一听乐了,“当家的,你就听他们二人的,阿勋和雪儿运气就是好,逃个荒都能碰上一群鸡!”
周伯路提醒:“还有人参。”
江承雪:“啊,突然好想吃鸡呀!”
第269章 脑子里尽想着吃
本来是已经吃了晚饭的,江承雪一个“我想吃鸡了”,引得大家都觉得胃里痒痒。
差油水。
鸡是不可能有鸡的,以前那些鸡基本上都落了江承雪的肚子,做月子么,就吃掉了。
没有鸡,还有别的肉呀。
“娘,我们下地窖看看去。”
江承雪兴致勃勃,重新给周伯路和杨氏做了身份定位让她心情很好。
杨氏急忙劝阻:“别,明天吧!明天我翻翻看能弄点什么吃。”
这丫头,一旦想造起来,那就是浪费的事儿。
造肯定是要造的,能往后拖一天就是一天。
“现在就去看看,我回家来还一次都没下过地窖呢!”
回来就遇到生理期,生理期之后也没下过地窖,没什么事情下去做什么呢?
周泽勋笑了,“我陪你下去。”
杨氏:“……那我也下去。”不看着这两人,他们能把肉全都搬出来。
三个人掌了一盏油灯,周泽勋先下去,掌着油灯照亮,并且伸手护着下台阶的娘子。
然后江承雪再护着杨氏下来。
下来以后是一个很小的空间,旁边是一个小门,小门上方挂着棉被。
江承雪掀开棉被,带着棉被的一角,让两人先进。
外面就够冷的了,这棉被一掀感觉里面空间的冷气就往外冒,冷了几个度。
她打了个寒颤。
杨氏忍不住责备道:“就说明天再下来!大晚上的,也不知道冷!”
进了里面空间,江承雪大吃一惊,这个地窖大不一样了。
她记得地窖也就几个平方大,可现在这个地窖至少有十来个平方,接近二十平方的样子,比她记忆中的大出很多。
“娘,这地窖扩啦?”
“扩了些,你们去京城的这个月,家里也没啥事,不是要存冰吗?以前拿水缸存,存不了多少,你们爹……就我当家的说,拿水缸存,到时候不好取冰,就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地窖里面弄得很干净。顶上用油布贴顶,木板并排,可能害怕塌顶,木柱子支了好几根。
靠着油灯微弱的光线,也能看出安全感来。
地窖里面挖了三个半米深的方坑,坑底和坑壁用木板铺贴,坑里的冰块都是方形的。
周伯路特意去找木匠定制了50*25*25(单位:公分)的长方形冰块模具。
如此一来,这些冰砖刚好可以一层一层的摞起来,后成为一座四四方方的冰山。
三个坑都已经堆满了。
杨氏问道:“这些够吗?”
“够。”江承雪答。
已经远远超出她的预计。
“吃的在这边,”杨氏接过油灯,带着两个人走到地窖的一角。
以前地窖里用的是水缸装粮食,现在也改了。地上铺了一层木板,粮食就一袋一袋的摞在上面,不过现在也不剩粮食了,就剩几袋还没脱壳的黄豆。
地窖里唯一剩下的一个水缸里装着家里宝贵的肉类。
水缸上面还盖着盖子。
杨氏揭开盖子,把油灯往缸口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