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摇上青云(科举)(134)

作者:长安墨色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两个月后,许先生让他们行了拜师礼,正式收他们做了弟子,而后逐一让他们入内室叙话。

“若云,数月来,为师只教你们费时无用的闲趣,不上正课,你怎么看呐?”

沈长林想了想,茶道佛道鉴画等,于他和沈玉寿而言是从未接触过的新鲜领域,想学都无从下手的,因此甘之如饴。

“学生以为,这些闲趣很有意思,可陶冶情操。”

许先生捏着茶盏,轻啜一口,闻言抬头望去,有几分讶然,也有几分孺子可教的欣慰。

“不错,我同你们说这些,只为二字,心性,你们皆是聪慧博才之人,从前埋案苦读,一心想的都是快,快些写出锦绣文章,快些出人头地,快些大展拳脚,是不是?”

沈长林点头:“正是如此。”

许先生将茶盏放下,站起来立在窗前,淡然道:“可现在我想让你等慢下来,学问固然重要,但什么时候都可以学,而心性的培养,绝不可落于学问之后,不然,将来居庙堂之高,就会失分寸,走错路。”

沈长林蹙起眉来,许先生微微一笑:“你现在自是不懂,若云,等你入仕,便都明白了,因此,为师要带你们先历练一番。”

许晋蓓决定带四位学生游学,并不走远,先在景川府全境游历。

上县、中县、下县全部都去,察民情,观粮价,见恶见善,一一亲身感受。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番游学,你等不准带随从,为师会带书童一名,马夫一位,我们驾车从景安出发,沿沱水河南下,你等准备一番,三日后便出发。”

先生话音刚落,林天逸的脸色就变的十分难看,他知道早起、不上正课等等皆是先生设下的考验,原以为考验过后,就会正式讲解经典,谁知竟要去游学,而且不带随从,就他们几个小的小,老的老,一路上且有的苦吃!

他来府学是研究学问扩展人脉的,而不是傻乎乎的穿街走巷,在外面风餐露宿。

许先生见林天逸脸色凝重,道:“飞羽,有苦衷?”

林天逸吞了吞口水,急忙顺着台阶往下跳:“学生有心疾,不可长途跋涉。”

许先生一脸了然:“无妨,三日后,其他三子随我同去,你自便吧。”

沈长林看了林天逸一眼,还以为他有多意志坚定呢,原来也不过是绣花枕头,吃不得半点苦。

“看什么看!”林天逸有些恼羞成怒,咬牙小声道。

沈长林淡淡挑眉:“飞羽兄,好好养病。”

“……”

林天逸差点咬碎大牙,沈长林你一定是故意的!

对于游学这件事,沈长林和沈玉寿颇为兴奋,他们一直想去外面多看看,而且身为农家子,于吃苦耐劳一事上,比旁人多几分耐力。

三日后,他们告别家人,坐上马车出了城门,往南而行,初冬时节,万物凋零,一派萧瑟之景。

不久他们到达了第一站,兴源县。

作者有话说:

晚了点,抱歉感谢在2022-06-04 23:30:55~2022-06-05 23:51: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橘橙3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寒砧催木叶 5瓶;箴谏、晒月 1瓶;

第56章 新感悟

◎纸上得来终浅◎

抵达时已至日暮, 一行人又饥又渴,十分疲惫。

不远的前方有一处茶摊,售卖散茶和简单的饭菜小食, 许先生决定今晚在那吃饭。

茶摊很破旧,所售饭菜滋味平凡, 沈长林边喝茶,边啃着杂粮面煎饼,顺便打量周遭环境。

只见街道上屋舍潦草, 几株歪脖子柳树伫立在河滩边, 街上行人寥寥,太阳还未彻底落山,为数不多的商铺便有一半即将打烊。

对比之下,沈长林才知道,永清县已算富饶繁华的县镇了。

“兴源县为何这般破败?”

问话的是赵悲煦,今年十八,赵家是景川当地的豪族,之前赵悲煦一直在家学上课, 今年才新入学, 不过, 赵悲煦虽出生豪门,性子却很温善亲和, 和沈长林沈玉寿相处颇为融洽。

他所问的, 也是沈长林好奇的。

许先生喝一口热汤, 用帕子擦了擦嘴:“等明日带你们去河堤上看看便知道了。”

沈长林想起顾先生就是在此督建水利,忙点头。

“咚咚咚, 咚咚咚。”

天还未亮, 官差们就敲打着锣鼓, 叫醒了河堤旁的民工,叫他们吃了粥赶紧开工。

而此时,沈长林随着老师和同门,已经登上了附近的一个小山坡,正好可以俯瞰整条河脉,以及附近的地势和田地滩涂。

眼前的河流名为九江,传说由九条河流汇集而成,传说真假难以确定,从《水经注》上看,九江乃是沱水河的支流。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