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小哥是胡甄的粉丝,立刻面红耳赤地把他的影集本从背包里掏出来。
里面贴着从各处搜罗到的胡甄形象,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影视素材,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法子,做成了照片,旁边贴着的小便签,还写着时间和地点,甚至项目名称。
翻开到最新的几页,都是温萧穿旗袍的样子。
白色旗袍出席安东尼新片的开机仪式,约莫因为是从电视上翻拍的,还有一些些反光。
金色旗袍参加开年第一期《霓裳》节目,披肩令人瞩目。
黑色旗袍是最新一期《霓裳》现场,盘起黑发有点赫本的气质。
随行的林老师哎呀出声:“那再好不过了!”
刘玥在自己的采访记录里添了一句:被访者建议封面明星为胡甄,林老师评价再好不过。
似乎为了增加这条建议的力度,在林老师名字下面画下了一根粗线。
说到这位林老师,还有些传奇色彩。
Ellet去年才在华国创刊,林老师是Ellet新加坡分社的主编之一,S市人,便申请随项目回了国。
据说娶了他笔下的大明星后,依然毫不介意每天上班写头条。
回到杂志社,刘玥噼里啪啦把稿子的初稿写了出来,倒也不是文思如泉涌,而是他娘的跟着温萧说的写,就是一篇文章。
没办法,运气来了,简直挡不住。
然后她把关于封面明星的建议方案,附在了稿子后面。
委托秘书第二天交给总编。
总编翻到这篇稿子的时候,正和林老师喝茶聊天,分析华国的时尚事业该如何开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作为一刊之主十分头痛。
企图通过哭惨,说动林老师让他的家眷鼎力支持一下。
随着视线一目十行,他缓缓坐正了上半身:“老林,封面明星的建议,你觉得可以吗?”
林老师的普通话固执地带有S市方言的软糯:“前提是,你要不要把旗袍这篇稿子,定作封面标题咯,如果是的话,我觉得没问题呀。这个女明星你自己再调研一下有没有负面新闻,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谈谈嘛。”
总编舔着脸:“我的意思是,能不能让你家夫人,帮我们联系一下胡甄?你也知道,我们缺这些资源嘛。”
林老师神秘莫测地笑了笑:“与其让新加坡艺人曲线救国,不如从这个采访对象身上想想办法。”
说完,挥了挥扇子,带着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走了。
他老眼昏花都注意到,别墅会客室墙面的玻璃相框里,就有胡甄穿着金色旗袍的照片,旁边写着制作时间和工艺描述,表明了没多久之前出自杨氏旗袍。
何必舍近求远?
哎,年轻人的观察能力,还是不够,还要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伟人不是说了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真理”,他漂泊海外大半生都懂,这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怎么就只会念经。
**
三月末的时候,胡甄一拍完Chale的新季主推款,就从北欧飞回国,连一天也没耽搁。
回了S市后,只来得及给温萧打了个电话表示感谢,就被拉到影视基地旁的摄影棚开工。
当时温萧被刘玥委托联系胡甄经纪人,便打电话到胡家,和预想的一样,接电话的是佣人梅姐。
但有了前车之鉴,这次出门胡孜给了梅姐她们在海外的联系方式,梅姐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胡孜,把Ellet约封面的事转告了她。
Ellet进入华国没多久,但前几期用的都是HK明星,如果胡甄登上封面,那就会成为华国首位大刊明星,这含金量不算低。
对于时尚资源渐入佳境的胡甄来说,没有正面登上过Vogue,但能登上Ellet,意义同样非凡。
Ellet虽然刚进入华国,软实力还不强,但好在国外的爹有钱,硬件资源都是比着国际大刊给准备的。
软件不行,硬件凑。
胡甄刚经历了一次大片级别的室外实拍,还是第一次进这么高规格的室内大棚,不禁有些惊讶,感叹毕竟是大刊,到底资源不同。
Ellet暂时还没有固定的摄影师,但请来的是国内十分有名的人像大师谷金。
谷金给名人拍得多,胡甄对他而言不算多大的腕,气定神闲地根据杂志方给的主题,和胡甄讨论姿态和背景关系。
刘玥在一旁狂记笔记。
谷金的家族很有些底蕴,和胡甄说起什么样的姿态表现旗袍质感时,指着她身上的旗袍感慨道,现在做手工旗袍的店不多了,像这样认真手绲边,还能做出不同工艺的,真的少见。
温萧为了配合三月刊的季节,穿了温萧给她设计的芥末绿镶鹅黄绲边无袖旗袍,扣袢做成了活泼的小黄鸭造型,头顶一颗黄玉作为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