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地吐出来了,是不是家中奴仆也会相对量地减少一些。”因为缙朝的田法不一样,缙朝是男子生下来就有田地,所以如果氏族买男仆的话,这个男仆的土地也将跟着他一块卖给氏族。
这么多氏族将土地让出去了,相对应的,他们也该剔除一些男仆才对。
当然不排除氏族们藏着很多隐户和田地。
“并不会。”裴望舒打着算盘计算着氏族们用来购买商场股份的田地,“他们交出来的,都是奴仆们分到的一些不好的私田,奴仆们还有官田要种,他们怎么可能会把奴仆踢出来。”
也对。
许怀谦敲了敲脑袋,这田地的事,每天弄得他头晕脑胀的。
前面说了,每个男子生下来都有二十亩地,十亩露田,十亩桑田,露田不可买卖不可以传承,死后官府收回,而桑田则是个人的,可买卖可传子孙。
有些氏族就靠着这一代代的桑田传承,将周围附近的土地都收拢成他的,慢慢演变成氏族。
他们占着这么多土地又耕种不完,而后面新出生的人口,只能分配到更远更荒芜,有些人的地甚至在深山里。
没有办法,只能靠给氏族种地为生,给氏族们交完租子还要给朝廷交租子,日子越过越穷。
许怀谦现在想做的就是把氏族手中占据的大批量的土地收回,慢慢进行改田法。
此事不能急,只能一点点慢慢来,因为他们将氏族手中的田地收回,不能及时派发下去,百姓们手中没有田地可种,他们一样会闹。
“先看看,收上来的土地有没有连成片的。”许怀谦心力交瘁得很,有时候真想再发一场大水,像盛北那样,所有人都重新开荒,再重新分配就这么多事了。
现在为了这点土地,他感觉自己都快要累死了。
“有,京城半月坡这个地方的土地都收回来了,足足有一万亩。”裴望舒拿着许怀谦交给他的网格表在上面扫视着,很快就找到一处土地丰盈之处。
“一万亩,每个人二十亩地的话,也够五百人之多了。”许怀谦算了算,要是还按照原来的土地法,这些土地全分给男子,也有五百个男子,就按一家两个男子算,也能养活一两百五十户人。
一户人家至少五口人,也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
但因为他们这样肆无忌惮地吞并田地,至少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出门去给人为奴为婢去了。
然后他们生下来的子子孙孙再同样为奴为婢。
哦——
许怀谦算下去,这天下都不知道是昌盛帝的天下,还是氏族们的天下了。
人家有人有地,要不是昌盛帝作为皇帝手握兵权,哪天想反就反。
然后脑子再一转想到昌盛帝家也是这样发家的,许怀谦顿时蚌住了。
“京城大多数来买商场股份的人都用半月坡的地来买,那就证明这半月坡的土地并不好。”裴望舒不知道许怀谦蚌住了,听他嘀嘀咕咕在哪儿算东西,给他解释道。
“没事。”许怀谦摇头,“只要这地还能长东西,它就能种。”
只有沙漠才种不出东西来,只要找到合适的作物,因地适宜,总比什么产出也没有的好。
许怀谦叹了口气,慢慢来吧:“归入档案吧,之后再有年满十八岁的男子去吏部入档讨要田地,就从半月坡划分,别再给人家划分到深山甚至更远的地方去了。”
京城现在已经没什么土地给新增人口划分土地了,除非捡漏,所谓的捡漏就是人死之后归入户部的田地,再重新规划。
但京城一天才死多少人,新生人口又有多少,这个漏不太好捡,而且即使捡漏到了,也东一块西一块的,百姓们种两块地,能跑出二里地去,一点都不方便。
要不然就是直接划分到京城以外的地方去,那深山啊,其他承宣布政使司地界啦,有的是地
有些人种了一辈子的地,还不知道自己的地在哪儿。
“让下面的小吏们也上点心,把田地分给人家,也去考察一下田地适合种什么,应地适宜嘛。”
“嗯。”裴望舒一一记下。
等以后收回来的土地多了,京城越来越多的百姓能够分到京城周边的土地,他们不用去给人种地就能养活自己一家人,届时,大户人家也找不到种地的人,他们自己都会把土地吐出来,再进行改田法,肯定就轻松多了。
总的来说,虽然头昏脑胀,但是事情还是朝着好的方向在发展的。
只是这个发展恐怕得等到商部商场的分红下来才能揭晓了。
忙完自己手头上的事情,许怀谦让人抬着他的官轿去了幼儿园,好久没接孩子了,他得去接孩子放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