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
你看,蹴鞠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球都由“球头”开出,传给“跷球”,然后按规则在“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之间传球。”
苏璞一顺着老者指点的方向看过去,点头应着,“哦,球头……是很重要的吧。”
老者应着,面上颇为骄傲,“嗯,是的。老朽当年可就是一等一的球头。”
球场上变化很快,不至一会就传至左杆网处。
老者挑挑眉头,“技术还算不错,诺,你看,这传球过程中,手不准触球,球不得落地的。
嗯,最后球又需要传回“球头”,由“球头”射门,即将球射过“风流眼”。”
苏璞一点头,球需要由球头发出,又需要由球头射门。
其他的球员主要就是传球。
场上的球头技术挺好,一次就过。
老者点头,语气中颇有赞许,“不错不错,颇有我往日之风。”
他话锋一转,继续说道,
“不过……如果球触网弹回,只要不落地,球员可以将球接住,继续传球、射门。球射过“风流眼”,过者为胜。”
苏璞一认真关注球场动态,大致明白了其中变化和动态。
老者见他面露了然,便简单说了下面的规则。
“对方接球,也是按规定的传球路线完成传球,再传给“球头”射门。直到球落地为一筹,以进球多寡定胜负。”
“哎呀,这个右军,不太行。要输要输。”
老者摇头,语气惋惜。
第55章 回家(三)
“蹴鞠胜负规则是根据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双方事前会商定一场比赛若干筹。”
老者见其中没什么悬念了,摇摇头不准备再看。
这右边没有左边厉害。
他转回来继续说道,
“看懂了吗?其实不算很难。也不复杂,益智益体,还挺有趣。比赛现在还没结束,不过结束后,双方球员会互相作揖,以示礼仪。”
老者忽然想起了什么,继续说道,
“哦,对了,这场比赛不知道有无彩头,如果有彩头的话,得胜一方,可获得银碗、锦缎。而输掉一方的“球头”,则要接受惩罚。
这个惩罚,啥样的都有,常见的话,用**抹面,并接受鞭打。”
老者嘴边挂起一抹笑意。“我以前总是会赢,对手就常常状似白面鬼,好笑的紧。”
“嗯,我们还可以去隔壁下个注。”他向隔壁一指:“我现在踢不了球了,但是偶尔下下注,每月也能赚个三十来两。”
苏璞一好奇飘过去眼神,好有意思。
老者骄傲捋捋胡子:“哈哈哈小赌怡情,小赌怡情。”
听到这,苏璞一也大致明了过程与规矩。
只是,他反倒因此有了些疑问困惑。
蹴鞠毕竟是供达官贵人休闲娱乐所用。趋于娱乐,还是以达官贵人之喜好为准则。
——缺少了现代的那种对抗性。
这是一个大问题。
可是,还有一事。
现代的足球比赛也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蹴鞠是外**革、内填米糠的球。
但是现代足球是以皮革包裹内囊充气的球,因此,它具有一定的轻巧,而且具有较大的回弹力。
考虑到这一点,苏璞一有些犹豫,一时不知应当如何设计其中的赛制。
设计成现代特有的赛制虽然非常便利,但却无法和古代现实融合。可是若真是用古法蹴鞠,却让苏璞一有些脑洞匮乏,少了身体的对抗性和冲击力,他不知用什么样的情节才能推动故事进行。
告辞了老者,苏璞一带着宋霁一同回了子则停马车地方。
子则此时正在整理山果,将它们一个个放在马车中的装盘中,见二人过来:“主子,苏画师,我们回去?”
苏璞一拉着人上了马车,应道:“正是。”
他随手拿起装盘上的山果:“诶,这个是?”
这果子看起来颇像石榴,皮薄子多,外皮红艳,但他在阜城却鲜少见到,此次还是第一次见到。
而且这个季节,还有果子,当真少见。
宋霁微微垂眼,看向对方手中的东西,顺手也拿了一个过来:“好像应当是石头仔。”
他还挺喜欢吃这个,只是一般产于北方,很少在阜城有。只有当季时才能买到些。
这果子是当地特有的山果,酸甜可口,看眼前这一批果子,应当没什么酸味。
成色不错。
“哦。”苏璞一仔细垂眸,这东西看起来倒有些像石榴,随手剥开,确实内里也颇像石榴,难剥得很。
宋霁主动开始剥果子,苏璞一见状,便拿过对方手中的东西,放在自己盘前帮忙拨开。
对方以前应当是鲜少做这种事的,动作生疏,好些仔都被扣坏了,流出了些汁水落在宋霁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