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他名叫宋霁,家住城南宋府。周爷爷你可知道他?”苏璞一点点头,想到那个老乞丐一副对宋霁避之不及的样子,觉得他应该挺“有名”,于是偏头看向周老爷子问道。
“他容貌清丽,眉目端庄,长得很好。”想到宋霁的模样,苏璞一不知道为何又这么补充了一句。
“我确实知道。这阜城只有一个城南宋府。”周老爷子想了想:“你说的应该是现在宋家的家主,宋霁。”
“他们家是从前代开始就一直从商的,一直是阜城出了名的儒商,自从上一任宋家老爷马上风去了之后,家里头没有了长辈,就由宋霁担任家主。”
马上风,苏璞一立刻就了解其中是非,心里有些奇怪的感觉。
这家风,感觉他之前日子应该不太好过……
“那为何那乞丐还挺怕他?”
“这就要说回宋霁本身,他一直未婚,现在都二十七八了,也没有相中过什么人,自然风言风语多得很。”
“之前在城里不少人都说三道四,后来相传宋霁似乎是买通了城里太守,以肃清城况的缘由,把这些乞丐们都赶了出去。现在城里头的乞丐们都是后来偷偷摸摸回来的,他们自然是一看到宋霁就怕。”
“照我说这是活该。没做亏心事,也不怕鬼敲门。他们也是多嘴才落得这下场。”
“更何况宋霁不婚和他们有何关系,哪需要他们评判。”
周老爷子对于大龄未婚的态度还挺开明,毕竟他也是几十年过来没有找过对象,自然也不在意是否独身。
可是在其他多嘴之人看来,就是宋霁有些毛病。
周老爷子看来,宋霁还是个好人。
不说别的,前年收成不好,碰上了个小灾年,宋霁还命令其下店铺煮粥分给街坊四邻,帮助阜城里一些难以自保的人度过难关。
苏璞一点头。
说不准,宋霁不过是事业心重,不开窍而已。哪里需要别人评判比较。
不过……二十七?
真看不出他的年纪,看上去完全就是二十一二的模样。
“所以啊,我看你也不必介怀此事,能报答咱们就报答回去。”周老爷子吃完最后一口包子,总结道。
作者有话要说:
以身相报!
第7章 反响
第二日,苏璞一就把这几日购置好的东西都搬到周老爷子家里。
现在是农闲时候,从村里随便就雇来了十多个人,商量好工钱,很快就开始上工。
十月五日是最新的交稿日子,苏璞一收拾好画好了的两幅插画上城。
书肆门口,苏璞一和小二点头打招呼。
还是之前那个熟悉的小二来运,一看到他就颇为热情说道:“苏画师,您上来交画?”
苏璞一点点头:“正是,画已完成便过来交给王掌柜。”
“辛苦。”
来运带着苏璞一走过九曲回廊就到了上次的待客厅里,此时王掌柜正拿着个算盘敲敲打打,面色颇为不错,心情挺好的样子。
听到脚步声,王掌柜抬头一看,见是苏璞一来了连忙站起身来招呼:“苏贤侄你来了。”语气颇为热络。
苏璞一见他表情不错,推测上次杂志应该还卖的不错。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次的杂志刚开始发行的时候,许多奔着插画来的读者都还不知道画师换了个人,结果买回家一看,发现画风一变,还没来得及生气,就发现加值不加价,好家伙,这波赚了。
怎么说呢?
就像是之前那些插画,还是能看出来是靠想象力编绘而成的。
而现在这插画就让人不得不怀疑这画师是不是真的见过画中之物,才能将其画的如此栩栩如生而又颇有依据的模样。
是以有不少插画爱好者在看到杂志内插画的变化后,都又连忙去购买了两本回家,一本用作临摹,一本用作收藏。
大家纷纷效仿,书肆里的杂志都被一扫而空,这次的销量之前还要上升了三成不止。
店里本来怕反响不好,拓印的也不多,只是按照往常的数目一样,结果后来由于销量激增,又加班加点重新拓印许多。
那两日是两班工人们颠倒着上工。白天晚上都来,费了不少油灯费用才满足读者需求。
对于王掌柜来说,这就是一个意外之喜。至少在他看到市场反响之前,都只是希望不跌就好,就还没想过还能上涨。
一开始还不知道是如何缘故,后来王掌柜派了一两个小二出去向客人打听一番,才知道原来许多人都是看中了这次颇为独特的插画,才想着多买一本回家收藏一二。
也正是因此,此次一看到苏璞一过来,王掌柜立刻在心里给他提了几个档次,语气就变得更加热络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