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七零福气包的对照组(141)

现在,队里人都厌恶极了这个福团,当然不会站在她那边。

哪怕最后官司断下来,最多按照人道主义赔偿她们一点损失,可这么多时间花下去,就为了那点子钱,值当吗?

年春花气得手指哆嗦,果然,儿大不由娘!

看来这楚志国、陈容芳是真的没一点养福团的意思了,不然不会错过这么一个讨好福团的机会。想通这一点时,年春花既放松又不甘。

就像是自己明明得了个金疙瘩、福娃娃,别人还不知道她占了便宜一样。

花婶儿向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踩年春花的机会,她笑了笑说:“这里这么多人,那只猪不撞别人,偏偏撞你家福团,是不是你家福团没得福啊?哈哈哈哈哈。”

花婶儿故意学着年春花说“福气”时的语气,学得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惹得不少人没忍住笑了起来。

年春花气得抱紧了福团:“你们还有没有良心,队里的孩子受了伤,你们说这种话!”

花婶儿正色起来:“哟,年春花,我这不是跟你学的吗?之前容芳家的孩子找不到了,你嘲讽说她们没福气,我的鸡死了,你说我没福气。谁家只要出一点事,你就说是没你福气大,你家有星宿,别家都不如你家。怎么现在你家倒霉,我不能说你没福气啊?”

这人,怎么双重标准呢?

花婶儿说:“我就说,我就说!那只猪去撞福团,要么是福团没得福气,要么就是福团做了亏心事!害死了别人!”

一提到害死别人,年春花就不敢往下接话了。

生怕被人翻出赵三妹的事情来戳她的脊梁骨,她恨恨地抱着满身猪粪的福团回去,李秀琴、楚志业也没有了一开始的耀武扬威,低着头躲在人群最中间。

陈容芳家的猪没有死,仍然被拉走了。

交够足够的斤数后,第九生产队得到了杀猪的权力。每家的猪都上过秤,减去每家该上交的斤数,就是最后这家该得到的猪肉数。

陈容芳一直好好照顾自己的猪,所以,哪怕那只猪吐成那样,她家该分到的猪肉和钱还是不少。。

大家把猪都给分了,预备要过一个好年,不过第九生产队是最先杀猪的队,他们的肉都得省着吃,不然没法子过年就不好了。

每家每户分到的猪肉要怎么分配,也是有讲究的,基本是做成腊肉,储存得久一些。为什么农民爱吃腊肉,这也是有渊源的,不是农民吃不来新鲜肉,而是农民一年就只能杀这一次猪。

城里的工人有肉票,随时都能去割肉吃,农民没有肉票,可不是只能吃腊肉?

这个年代,喂猪的农民没有肉票,种粮食的农民没有粮票,一切都拿去全力供应工业生产,供应大城市的市场。国家是站在农民的脊梁上发育起来的。

这个年代的农民穷到什么地步呢?乡下人情味重,每到过年就走亲访友,每家每户都会拿出好菜招待亲朋好友,比如猪肉、鸡肉……腊香肠、腊猪舌这些干盘儿,还有一些糖果。

但是,大家都清楚,这些菜是不会只上一次桌子的,如果客人给吃了,下一顿主人家就要犯了难。

于是,常常有大人私下教育自家小孩儿,到了桌上别挟什么什么菜,就是为了给主人家留菜。这年头,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做的,至于那些富裕的生产队和公社是什么样子,就不知道了。

无论怎么拮据,杀猪这天,总是值得高兴的。

孩子们在远处蹦蹦跳跳,队员们揣着手,三三两两站在一旁讨论家长里短,一些人搬出大锅烧着热水,负责杀猪的队员肃穆着脸,同时在心里盘算着一会儿能不能和杀猪队的人一起多吃一副猪大肠。

这也是约定俗成的,因为杀猪很累,一些猪下水就会被杀猪的默默掏出,洗干净后立刻煮了,先吃为敬。

别的队员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别人出了大力气。

今年,刘添才还专门组织了队里厨艺好的人,打算起灶烧锅热油,请全队队员一起吃一些猪配件、放松放松心情,加强第九生产队的凝聚力。

当香喷喷的猪肉味儿传开时,孩子们都手拉着手,高兴地蹦来蹦去,除开李秀琴、蔡顺英。

李秀琴、蔡顺英前段时间吃了些猪肉,都是那些找福团看生男生女的人送的,现在闻着猪肉味儿也激动,但是……因为赵猛赵三妹那个事,家里的猪没喂好,她家分得的猪肉是全队最少的。

她家人口又多。

有这么个底子在,哪怕现在有猪肉吃,她们也高兴不起来了。

蔡顺英擦了擦眼泪水:“我真是不明白了,明明像队里大家一样也挺高兴的,平时上工、赚工分,队长他们也好,经常给队员谋福利,比起其他队长好得多了,咱家为啥偏偏就要和别人不一样呢?”

雪下金刀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