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浆玉露只是个称谓,或许也不过是常见的东西。”杨壹不似柳柳好茶,与他而言,只要不是最差的陈年旧茶,都如同牛饮,就桌上这一壶,柳柳才抿了一口,一路过来口渴的杨壹已经喝了两杯,还不怎么解渴。
“比如?”
“比如豆腐,不是也被叫寒浆、乳脂。”所以杨壹合理怀疑琼浆玉露也可能是豆浆。
“……”柳柳一时无言,也顺着杨壹所想有所猜测,若是真如杨壹说的那样,琼脂玉露是豆浆,他会对兄长的品味有所质疑。
因为如今豆腐和豆浆已经不似从前,物以为稀,偌大的琼瑶楼也不至于店大欺客到此等地步。
“也不一定是用菽做原料,听闻豆腐上好还有杏仁做的,也许豆浆也有别的原料所做。”杨壹安慰柳柳,“当然也不一定是豆子。”
可话已至此,不由得柳柳不多想。
好在上菜的师傅都是练出来了,务必会让客人在最短的时间吃上热菜,头一道上来的菜品是一道热菜,做的鸭子,鸭子不易处理,因为鸭肉有骚味,若是做不好一整道菜都要给毁了,一般店里的大师傅都是下重料,以佐料的味道掩盖鸭肉的骚味,但琼瑶楼的菜品少有蜀中地区的辛辣做配料。
他们眼前这道鸭子,应当是属于炖品,不过鸭肉却处理的极好,没有重料暗藏玄机也将鸭肉的骚味处理的恰到好处,连难以软化的鸭掌都做的极为软糯,入嘴脱骨,且有一丝丝配料红枣的甜意,让两人不住的动筷子。
随之第二道菜也上来了,是一道清蒸的鲈鱼,鲈鱼少刺,对于吃鱼怕鱼刺卡喉的人来说是佳品,清蒸鲈鱼讲究一个鲜字,听闻琼瑶楼后厨有准备喂养鲈鱼的池子,若是做菜现捞先捕,保证食材新鲜。
而这道清蒸鲈鱼也同说的那样,鲜字满溢,鱼羊做鲜,自然是旁的东西比不过的,此外还上了一道小荷清炒和一份凉拌的小菜,夏日里吃着也有食欲。
至于最重要的那道琼浆玉露算是甜品,夏日多半是要过冰镇上许久,等桌上的饭菜过大半才叫人上上来,大约是怕放置久了被外头的天气给散了冷气,失了原本的风味。
杨壹打琼浆玉露上来,便仔细打探,堪比老中医诊病般的望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只看到是奶白色的乳液,像是牛奶,却又没有牛奶的味道,反倒问出来一点清新的水果气息,难不成晋朝这时候已经成功做出来水果茶了?
以前上课的时候的确有所了解,这种冰镇的饮品出现的极早,水果茶也不是到了现代才发展起来的,唐宋时期便有前身,但是晋朝杨壹也判断不出到底是类属哪个朝代,所以对这新鲜的琼浆玉露,也有了好奇。
手摸杯身,比之饮茶要高大的饮品竹杯本身就带有一股清淡的竹香,应当是没被使用过几次,不然用的久了竹香便完全散去了,而入手那股刺人的凉意也昭示这样的饮品之前是在冰里镇着的,多半是冬日窖藏的冰块。
再饮,杨壹的脸上有几分怪异的表情,这玩意好像是以前喝过的杨枝甘露的味道。
“怎么不好喝?”柳柳见杨壹喝了一口后,神情奇怪,也按赖不住好奇心,饮了一口,入口甘甜,回味偏涩,和方才的上等好茶形成鲜明的对比,不过嘴里还是能尝出里面加了牛乳,有股淡淡的奶香味,“味道的确不错,夏日饮上一杯,也担得起琼浆玉露的称号。”
杨壹不知道该不该点头,这杯琼浆玉露除开没有加西米,更从前喝的杨枝甘露无什区别,这样对比,好像有点失望。
“这样说我也有一琼浆玉露,不光味道清爽,饮下还解渴百倍。”
“?我怎么不知道?”柳柳一顿,有这样的好东西怎么不见杨壹拿出来?以他对杨壹的了解,若真有这样的东西,肯定头一个就同他分享了,现在这么说,要么是骗他,要么是已经给他尝过,他却一时间对不上号。
“柳柳,你怎么贵人多忘事,夏日喝了那么多解渴,如今忘了岂不是要被叫白眼狼了。”杨壹不揭秘,只稍微提示一下,就见柳柳瞪大了眼睛。
“寒瓜浆?”
杨壹点头,如今所有果子做的饮品,都以浆为名,寒瓜浆也有个通俗易懂的名字,叫西瓜汁,夏日炎热,寒瓜必不可少,虽然寒瓜是从西传入,但南方也早早种上了,且十几袋精细培育,已经甘甜无比,他们白水村有沙田的人家,就在入春时育苗,栽种长大,一藤上能结好些个寒瓜,拉到县里贩卖可赚上一笔。
可惜杨壹冬日没有筹备冰窖,自然也不能在夏日制冰,虽然他知道硝石制冰的法子,但无奈硝石难得,可恨化学没学好,不然到了古代又有不少发家致富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