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屠夫有些担心,“闺女没事吧。”
于池娘摆手,“没事没事,小姑娘家瞧见模样生得俊俏的后生,那后生还救了自己一命,有点想法多正常啊,咱们别拗着她,少接触,回头慢慢就搁下了。”
她想着那日见到的于常柊的模样,叹了一声,道。
“咱们小户人家,那后生郎瞧过去憨,眼神却是个有野心有想法的,自家姑娘自家知道,咱们姑娘瞧过去机灵,实际是个憨的,回头寻婆家,寻个寻常人家的后生郎就成。”
“也是。”朱屠夫点头。
他好似想起了什么,拧了拧眉毛,又道,“对了,这段日子还是拘着点。”
“嘿,这丫头,年龄大了,胆子和主意也越来越大了!不吭不响,居然自个儿就敢去城外营地送肉了,虽然州城的官老爷管得紧,不过,城南的营地可都是汉子。”
“一个姑娘家跑这么远,人心隔肚皮的,回头要是真出了点啥事,咱们悔都来不及。”
“啊,当家的这话有理!”于池娘听了也是一惊,心里有些后怕。
她的目光转向屋里,心里暗暗下决心。
这几日,家里的活计还是都交给宝珠忙活吧,洗衣做饭扫院子擦地……都让她干!
忙起来便没空浮想联翩了。
……
另一厢,被朱屠夫夫妻俩念叨虽憨却颇有野心的于常柊于副将正焦心着,此时,他骑一匹毛发乌黑的骏马,身子微微前倾,眉目紧锁,一脸厉色的扬了扬鞭。
“驾!驾!”
马儿四蹄犇犇,得哒得哒的击在地上,入了夏,难免雨水就变少了,山路上的泥土都被晒得硬实,马儿奔过,扬起浮尘阵阵。
于常柊心情沉重。
前些日子,他收到了好消息,也收到了坏消息。
好消息是他们东梁的陛下已经从沉眠中复生,他们这一群的前朝遗民终于有了龙首,真是上天垂怜。
当然,坏消息也很沉重。
他们复国的一处密地谢家庄被人破了老巢,陛下手下的吉祥公公和鬼母蛛遭了难,被他们州城的顾小郎给毁了。
他是靖州城这一地,最后的暗线了。
……
第165章
马儿疾驰,卷起罡风阵阵。
跑过盘旋陡峭的帽儿山,一路向南,风餐露宿,于常柊一身风尘的来到临沂的雁荡山。
山林颇为寂静,他翻身下了马,眸光锋利的扫过周围一眼。
落日的霞光落在林子的树梢间,好似给这一片密林披上了一层艳丽的纱衣,一阵清风吹来,树梢摇晃,远处云蒸霞蔚,山林美得好似一处桃源。
于常柊心下却一紧。
静,太静了!
雁荡山这一片的山林,着实太安静了!
这,这不应该啊。
他心下警惕,牵着骏马一路往前。
白底皂靴踩过落得厚厚的枯草堆,枯枝簌簌作响,于常柊一颗心绷得紧紧的。
“铮!”利刃出鞘,锋芒晃过眼睛。
于常柊拧着眉四处打量。
没有!
没有采石的人牲,没有管事呵斥的声音……也没有着黑衣的养僵人。
他的视线往下,目光落在那随处乱丢的竹筐,铁锹、锤子等采石工具上,竹筐已经有些烂了,上头的麻绳被风雨浸润,日头暴晒,已然开始发脆。
于常柊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他抿了抿唇,一路疾行,在一处山石的背后寻到了入口,一跃而下。
“蹭!”火把被点燃,沉闷昏暗的山腹里有了微弱的光。
于常柊一路往里走。
临沂雁荡山有一处裂缝,阴间的黄泉水会通过缝隙流往人间,到了人世,黄泉水凝成似金非金,似玉非玉的晶体,里头有罪孽的黄泉疣。
陛下发现,黄泉疣会被人牲化去,一旦化去黄泉疣,这似金非金,似玉非玉的晶体便灵炁逼人,是最上等的灵石,于修行和延年益寿皆大有裨益。
此处,是东梁最重要的密地!
守卫这一处的是养僵人。
然而,眼下都没了!
人牲没了,养僵人也不见踪迹了!
于常柊面色难看,就着火光,将这一处腹地瞧得很清楚,此地平坦,不见黄泉水溢散而出结成的石丛,竟然连一丝一毫都不剩。
黄泉水不再溢散,自然也无上等灵石!
于常柊又惊又怒,想着之前在营地里偶然听到的声响,那是养僵人的紫金铃,那时他就奇怪了,养僵人怎么会擅自离开雁荡山,到了靖州城。
难道,是养僵人背叛了陛下?
……
探查一番后,于常柊心情沉重的驱马离开了临沂的雁荡山。
马儿跑过,密林中惊起飞鸟阵阵,老鸹从枝头的这边飞到另一边,树枝摇晃不停。
凄厉的鸟叫声为此地添几分不详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