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却听见老师的斥责声:“闭嘴!”
因为挡住了地形图的边角,二弟子还被老师像赶苍蝇一样往一边驱赶,扈老爷子拿着放大镜,几乎一头扑在光屏上:“这里、这里就是你的设计?”
扈老爷子完全无法形容自己的心情,他震惊地看着崇山峻岭之间绵延不绝的轨道线,不是单轨更不是双轨,而是……一种他前所未见的新设计。
一条长长的无法形容的轨线取代了原本的轨道,简洁到了极致,看不出是什么材质,亮银色却有完美无缺的与西藏终年不化的冻土,霜雪覆盖的山脉,完全融为一体。
而它的上面是一辆前所未有的列车,流线型的车身和车头相互映衬,可车身与轨线的交接处,并不是紧贴着它,而是,悬空!
这竟然是一辆悬空的列车。
很显然,其他学生也注意到列车的特殊之处,慎重发问:“难道你要做磁悬浮列车?”
李妩还没回答,反而是是扈老爷子率先否定:“不可能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磁悬浮列车极高造价也注定这它不可能在雪域高原。”
“所以,这究竟是什么?”
李妩微微一笑:“您眼神真好,可以看出它的特殊之处,从某方面来说,它是磁悬浮列车的进阶版,它的名字是光感悬浮。”
是李妩从宇宙飞船上获得技术和灵感,联系并融合青藏高原的现实情况亲手改造的技术,造价低,难度低,效果却是最好的!
至于所谓的光感悬浮技术,经过李妩的介绍,成功把一群徒弟说蒙了,只有扈老爷子,越听越兴奋,最后竟是直接拍案叫绝,双眼炙热地看着她:“你怎么想到这种新奇的点子?天哪,我竟然相信了。”
他遏制不住地抒发感想:“如果真的实现了这项技术,我们还修建什么三岔河特大桥,只需要一根轨道,万事大吉!”
李妩看着他,不愧是大佬,一语中的。
一句话直接戳中技术核心,所谓光感悬浮技术,便是利用光,将雪域高原最不缺乏的自然光转化成新的能源,存储装置就是安装在地面上的轨线上,经过特殊装置转化,提取出最最纯粹的能源,成为列车驱动的总动力。
原本青藏铁路实现电气化很难,因为地理环境等等原因,现在,李妩直接跳过这一步,直接实现了自给自足。
这项技术也是一切的核心。
拿出来放置在青藏铁路上,还有些大材小用,不过这才只是开始,所以李妩一点也不担心。
至于为什么不用再建造三岔河特大桥,因为不需要,有轨线安装,它看似单薄脆弱,实际上是超级金属锻造,足以支撑几千吨的重物。
让李妩想起小时候看的动漫,里面印象深刻的水上列车,她好像给华夏建造了一艘——天空列车。
现在的她更想不到,改造完成后,原本的三岔河特大桥旧址凭借天空列车这一项目,成为整个西藏旅游景点的第一大特色,每年吸引上亿国内外游客。
现在,李妩抿了抿唇,满耳朵都是扈老爷子的夸赞,紧绷的神经也松弛些许。
嘉朝。
百姓们听见他这么自信爆棚的话,整个懵掉了,这什么跟什么?不是说要建造铁路吗?怎么忽然扯到修桥?驾桥通车,不驾桥又怎么通车?
就是最愚笨的人也知道这个道理。
“不修桥车子怎么从上面过?还有下面那么细又窄的一根铁轨,如何能撑得起?莫不是华夏没材料了?”
大臣捋着胡须,摇头叹息:“看华夏说得如此冠冕堂皇,我还以为他们是真真切切为老百姓干实事儿,原来就是作秀,这样的轨线可真让人不敢信任,估计车子一上去,就会直接压断。”
便连上头的天子也说道:“可笑,西藏如此偏僻,华夏政府竟然还想管理?”
在他看来,西藏更像是累赘和包袱,反正若是他的领土,他是决计不会费这样的功夫,至于李妩提出来的构想,恐怕也只会在嘴上说说罢了。
想到她之后哭都哭不出来,隋宴骁心情十分愉悦。
可下一瞬,他脸上的笑僵在唇角。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微缩版的车缓缓,不,它急促开动了,一眨眼,列车跑出光速,几乎是瞬息之间,从西宁市到拉萨,“飞跃”三岔河特大桥,快得叫人瞠目结舌。
一根轨线,从头到尾,纹丝不动。
他们说的种种反应都没有,事实狠狠扇了他们一巴掌,这会儿脸上火辣辣的疼。
气氛死一般沉寂。
因为李妩再次用实力证明了,她的话有哪一次没有实现过?
而他们的陛下。
大臣们在心里摇头,浮现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不中用,真如李仙长所说,他们的陛下真的不中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