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婶,家里就你和大叔两个人啊?孩子们呢?”
闲聊一般说着,眼见男人喝粥的动作顿了一下。
女人倒是面色如常,“三个孩子……”
“咳咳……”
男人咳了一下,女人话语一顿,“两个。大女儿嫁到隔壁的东篱镇了,逢年过节的时候才回来。小儿子在镇上上学呢。”
“不是已经放假了吗?”
“还有几个月就高考了,老师给他们补习呢,说冲刺一下。过了小年就回来了……”
“阿弟成绩好吗?”
“可好了。回回都是班级前三,他们老师也说,只要他吃好喝好,考试的时候别紧张,准保能考上大学。”
提起成绩好的小儿子,女人的话比方才又多了些,“我看过他的卷子,一眼看去都是红勾勾,叉叉很少。阿归说,等考上大学,他就能走出小镇了。将来找了工作,就把我和他爸爸,还有他姐姐姐夫小外甥,全都接到城里去。”
沉默寡言的父亲,温柔如水的母亲。
善良的姐姐,懂事的弟弟。
如果没有那句咳嗽后改口的“两个孩子”,叶晚相信,面前这是一个模板一样幸福的一家四口。
聊了些叶晚两人是从哪儿来的,在哪里看了日出,接下来又想去哪儿玩。
眼见早饭都吃完了,叶晚还没有要走的意思。
女人试探着看向男人,“他爸,要不,你去镇上买两斤肉,留客人们在家吃午饭吧。这顿早饭实在太简陋了。”
男人紧紧的握着旱烟袋,没看叶晚,只目光在进屋后一直没开过口的贺斯臣身上转了转,起身出去了。
几乎是男人一走,叶晚心里就松了口气。
“大婶,那就麻烦你们啦……”
叶晚帮女人收着碗筷,一路跟着去了厨房。
冬天的村子里,几乎没有什么可以做的农活。
女人洗完碗筷,拿出针线筐开始纳鞋底。
一个有意探寻,一个憋在心里太久需要倾听。
那个方才遮掩在咳嗽声里的第三个孩子,便那么自然而然的带了出来。
“我的阿熙才刚从我肚子里生出来,我才只看了他一眼,就被穆黑大叔抱走了……他连我一口奶都没喝上,都走远了,我还能听到他的哭声。”
女人的话语中是无尽的痛楚,眼底也猩红似血,却一滴眼泪都没有。
仿佛已经流了太多的泪,泪水已经干涸。
“我以为,也就三天而已,三天之后,我就能看到我的阿熙了。没想到,那一走,就是24年。”
温暖的灶火旁,叶晚听到了一个荒谬又心酸的故事。
第1212章 送去见天神
“女人所在的部族里有一个古老的传统。
没有子女奉养的老人,部族养老送终。
父母离世还未成年的子女,部族抚养至18岁。
而做出这个决策并一代一代践行这个传统的,是部族的族长。
听起来,族长是部族里权力最大的人。
可族长的选择却不是村民选举,抑或者族老投票。
而是来自上天的恩旨。
部族的老人都很长寿,而每一任族长在60岁那年会决定下一任族长的候选人。
上天的恩旨给出了下一任族长出生的年月日,甚至精确到了小时。
而推断出这个时辰的人,就是部族的穆黑。
第一次从女人口中听到穆黑这个名字的时候,叶晚还以为是个人名。
很快叶晚就知道,不是。
穆黑,是部族里的巫士,也是族人们眼里最有智慧的人。
“我生阿熙的那一刻,穆黑大叔出现,我就知道,阿熙是上天指定的下一任族长。……所以哪怕不舍,我也让他带走了阿熙。可我没想到……”
心里一颤,针尖就扎破了手指,女人吃痛的嘬了一下,继续说道:“可那天,另外一家也生下了一个孩子。”
两个孩子,诞生在同一个时间。
还是上天恩旨里的那个时间。
一个是部族认定的下任族长,那么,另一个呢?
几乎是叶晚在心里问出那个问题的同时,墙边一直默不作声的贺斯臣就抬起了头。
女人低头纳着鞋底,“按从前的规矩,另一个孩子是要送去见天神的。”
送去见天神。
见天神。
怎么见?
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哪怕坐在灶火旁,叶晚都能感觉到自己胳膊上簌簌落落的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就见女人苦笑了一下,“可是穆黑老了,他狠不下心来,就把阿熙送走了。”
“我哭过,阿笙也闹过,可我们把祠堂都翻了个遍,也没找到阿熙。”
“送去见天神的孩子,一定会埋在祠堂后的古墓里,可我们没找到他。”
手抖的不像话,女人干脆丢开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