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满月(11)

一开始,专家团队觉得可能出现了一种类似艾滋的病毒,它击垮免疫系统,最大可能地放纵癌细胞扩散,最终快速带领病人走向死亡。

但经过长时间寻找,最终没有人找到一种新病毒。它无影无踪,像一只幽灵。

于是又有观点认为这是一种可怕的细菌性疾病,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细菌通过强大快速的感染力,催生了病体多重并发症,导致治疗效果跟不上病变速度。

这种观点后来也没能得到实际验证。

于此同时,类似的病例在各大洲爆发。患者都是恶性肿瘤,都是患病后病情短时间内迅速恶化死亡。再后来,癌症发病率呈直线走高,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胃癌等在内的高发性癌症遍地开花,仅以色列国内一个月的癌症确诊病例就同比增长120%,病发率直接赶上了肺炎。再后来,肿瘤多发转移的患者越来越多,浑身肉瘤、骨坏死、病变异化的症状也在增加......

最糟糕的是,死亡率百分之百。所有癌症患者从确诊到死亡,无一例外都超不过3个月。

经统计,到2109年12月底,6个月内,全球就有大约160万名患者死于快速恶化的癌症。

民间开始统称这些癌症叫“基因病”。

2110年7月,以色列遗传学家梅兰妮·贝兹戈曼发表著名的《关于人类基因突变速度加快的现象》论文,表明这种快速致命的癌症的出现,是因为人类的基因突变速度加快了。

贝兹戈曼经过大量样本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突变的速度在成倍地上涨加快,突变频繁,导致了更可怕的癌症及多种并发症。

换言之,这既不是病毒,也不是细菌,更没有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这是一颗从出生就已经埋在人类身体里的定时炸弹,随时随地都可能爆炸,任何人都可以是下一个。

贝兹戈曼还在论文最后敲响了警钟。

她认为,大量爆发的病例可能预示着基因突变速度加快的现象所有人类都会经历,只是早晚问题。也就是说,每一个人类都会罹患基因病,只是有没有病发的问题,一旦病发,就只有被死亡的镰刀收割的结局。

科学界很快接受了贝兹戈曼的论点和阐述。人类从2110年正式进入了基因病时代。

到2210年,全球人口仅剩8亿,被基因病夺走生命的数超过62亿。

2237年4月,浊水医疗科技集团推出分子靶向治疗药物“D2237”,成功延缓一名早期基因病患者病情恶化速度。

2311年1月,多向分子靶点手术治疗试行,累计超过五十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推出。

2420年1月,全球人口仅剩一千一百万,平均寿命31岁。

三百年了,没有一例治愈者。

人活着,全靠运气。

满月感受到了银星消极的情绪。如果407和茱莉亚·金尼的对比真的成立,如果疗养院的治疗手段真的失效了,那么接下来会有更多患者成为407,疗养院也无法再继续庇护和拯救这些病人……

“现在还不能下定论。”满月摇头:“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我们要找到证据来论证。”

银星意识到自己的失控:“抱歉,我可能只是有点……他还那么小……他才8岁……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面对他的父母……”她哽咽了。

满月握住了她的手:“那不是你的错,银星,你已经尽力在救他了。”

从4楼出来,满月决定再去重症监护室看一下戚崇衍。

戚崇衍已经醒了,这次他清醒的时间超过了5个小时,身体多项指标也持续趋好。满月走近病床边,查看周围的仪表及数据记录,戚崇衍转过头来看他。

“出什么事了?”他大概休息得好些了,声音也变得有力了。

满月没听明白他的话,露出疑惑的表情。

戚崇衍动了动下巴指向监护室另一端拉起的隔离区:“刚刚又送进来一个,好像情况很严重。你不高兴,因为那个病人?”

满月惊讶于他的敏锐和心细,他甚至一句话都还没有说,戚崇衍就已经读懂了他。

“治疗失败了,那个病人要死了。”满月如实回答。

“你的病人?”

“不是。”

“他治了多久?”

“1年半。”

“已经很长了。”

“本来可以更长。”

“你不可能救得了所有人。”

满月愣了愣,反应了一会儿才确定戚崇衍是在安慰他。他想解释,他没有不高兴,他可能有点被银星的多愁善感影响到了,但远远没有到悲痛或者沮丧的地步。他是医生,而且是治基因病的医生,如果每死一个人都要悲痛的话,他不用上班,天天哭就好了。

但如果要解释,就意味着这段对话要更深入,他没有兴趣继续这个话题。

上一篇:京兆异闻录下一篇:错负桃花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