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顶好的皮子,人家也不一定会上供,留着给自己用难道不好吗?上供的虽说都是好皮子,但是最好的一批,还是在当地豪绅的手上。
皇家猎场那些个野兽这么多年被猎下来,还能有什么好货。
再说这年下都过去了,马上就要开春,再猎皮子要到明年才能穿。
施瑾瑜看完之后,摇了摇头,而后把信件交到了佑宁手上。
佑宁手里握着笔在那边看文件,施瑾瑜递给她她也没接,头都没抬直接开了口:“写的什么?”施瑾瑜将信件里的内容简单说了下,这倒是勾起了佑宁的兴趣,她抬起头来饶有兴致地槽了两句:“我这弟弟倒是真喜欢这个月妃,这年都过了还给人找白狐皮子呢?”
“谁说不是呢,等找到白狐再做成狐裘,天都热了。到时候这月妃是穿好还是不穿好?”施瑾瑜是个不爱嚼舌根的人,但是这件事让她都忍不住跟着嘟囔两句,可见有多么离谱。
实际上,觉得离谱的也不止是她们俩,整个京城都纷纷攘攘在议论这件事,连顾茹玥的父亲听了都忍不住直皱眉。
他当初想把自己嫡女许配给一个平民老百姓出生的状元郎,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避风头,他们家有他这个丞相在必定树大招风,她那嫡女论家世什么样的男儿配不上?但就是为了不让皇帝觉得膈应,才会找一个没有家世背景的男人。
结果嫡女莫名其妙只能送去家庙不说,只能找庶女顶上去,却没想到最后这个庶女竟然成了皇帝的宠妃。
本就怕树大招风,如今更是只能谨小慎微。
别的不说,皇后的亲爹太师平日里看到自己,那眼神都说不出的毛骨悚然来。
顾相其实心里也知道,自己女儿干的事情犯了忌讳,又是什么“月”妃,人家太师的女儿是皇后,瞅着能不心里膈应吗?
如今又是为了顾茹玥跑去大费周章找什么纯白的狐狸皮毛,还特地说了连一根杂毛都不准有。
顾相让自个媳妇赶紧进宫去跟顾茹玥说说,可千万不要再让皇帝大费周章、好好劝劝皇帝。结果没过多久媳妇就回来了,面色也不好:“她说这是皇上自个儿的主意,她哪有那么大的本事。”
顾相好险一口气没喘上来。
第113章
又在京城过了几日,佑宁就和施瑾瑜收拾行李准备回两州去,京城待久了不自在,还是两州更适合她们,毕竟那是她们的地盘。
而且前些日子佑宁跟施瑾瑜说要回去开设女子学堂,施瑾瑜可一直记着这个事情呢,天天在纸头上写写画画,就是在将要开设女子学堂的事情一条一条准备起来。
这是她从小就有的心愿,如今真能落实下去,可不激动的要死嘛。
去皇宫里告别皇帝皇后,再跟施家说了一声,她们就出发回程。
这次回去的感觉和上一次出发去两州完全不一样,那次两个人各自怀着不同的心情,而这次却是完全一样的想法。
施瑾瑜没在外面骑马,而是在马车里陪着佑宁。
她看着佑宁撩起马车的窗帘,目光一错不错看着渐渐消失在那一方小窗里的京城,便明白佑宁心中所想。
施瑾瑜紧紧握着佑宁的手,这次由她说出了那句:“我们早晚会回来的。”
佑宁放下了车窗帘子,转头看向施瑾瑜,然后握了握她的手:“瑾瑜说的没错,我们早晚会回来。”
再回来就是她龙袍加身、登上那个位子的时候。
马车回的时候要比来的时候更快,主要是每个人都归乡之心似箭,动的能不快吗?他们只花了两个月不到,就回到了两州。
春天刚到不久,他们在路上就看到了有人在播种、插苗。那都是从安城那边的试验田收上来的优质苗种,可比以往那些种子都要好得多。
看到有军队、马车浩浩荡荡从管道上走过,得知是安宁皇长公主的车舆,路边更是有不少百姓沿街跪拜,好感谢长公主的恩德。
这年多两州变了很多,连这个冬日都无异族跨过边关前来骚扰,那些异族如今是不敢了。他们放牧牛羊就能够获得可以越冬的粮食、衣物,平日里还有茶叶、酒水可以买卖,何必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
而且两州的装备好,小部队进去打游击骚扰,只会被守备的兵士枭了脑袋。
更何况两州会实行连坐,若是被认出是哪个部落的人,那个部落就再也不能和他们通商。况且对于这些异族来说,抢其他弱小的部落的羊、可比绕过边关进来抢两州的百姓简单的多了。
冬日里没了异族的威胁,麦子又能种两季,再加上官府时不时推出来利民的物什,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还有便是农闲的时候,城里面那些个厂子也招工,官府办的从来不会拖欠银两,农闲的时候招工量又大,过去忙活两个月,能够有一年嚼用的银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