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世子和她的长公主夫人+番外(36)

作者:何为道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她们走入内殿时,坐在案前的赫连幼清面色平淡,但伺候长公主多年的司琴多少能察觉出对方心绪不佳。

司琴接过司画手中的汤羹,正要乘上,赫连幼清却摆了摆手。

看着似乎是不想服用。

司琴有点为难。

殿下自午时之后便一直未进食,一次还好,可连着几日到底不是法子。

前些日子也是如此,好不容易好些了,结果近几日又......

她看向站在一旁的徐嬷嬷。

徐嬷嬷是在昨日回的宫,司琴私下也曾和徐嬷嬷说过赫连幼清连这几日午时之后未曾用膳,老嬷嬷是医女出身,自赫连幼清年少时便傍在身边照料。

司琴同司画走出内殿时,雨还未停,没走几步便瞧见站在外殿的齐景行。

司画撇嘴小声道:“活该。”

司琴又瞪了她一眼,司画撇撇嘴。

“琴姐姐,我先去圣人那里了。”她说着扭头就向前走,似乎是不想搭理齐景行。

将伞送到齐景行面前,司琴道:“齐大人,奴婢送您出宫。”

齐景行看了一眼司琴的身后,面色算不上好,但也堪堪只能算是平静,他接过伞道:“有劳。”

司琴正走了几步却未见齐景行跟上,不免回头疑惑道:“齐大人?”

齐景行看着身后的殿门,好一会儿才道:“殿下可有说什么?”

司琴只微垂下眼。“殿下只令奴婢送大人出宫。”

齐景行张了张嘴,声音却像是顿在了唇边,半响无言。

见齐景行未多说跟了上来,走在前面的司琴这才松口气。

一众的宫侍挑着宫灯走在殿外,笼罩在阴云下的雨夜让宫侍们加快了脚步。

立于内殿通体鎏金的长信宫灯,烛火乱颤,明明灭灭。

赫连幼清坐在案前,到底是被徐嬷嬷劝着吃了些汤羹,只是膳后,她看着手中的奏章,半天却是没有落下一笔。

“嬷嬷明日去一趟国邸。”半响赫连幼清道。“去看看,顾文君是否是真的染了病。”

徐嬷嬷上前。“殿下觉得有异?”

赫连幼清微垂下眼,平淡道:“顾文君心思诡谲,很难不让本宫疑心。”

徐嬷嬷应了声是。

这时只听着有宫侍通禀天机宫的人在外觐见。

徐嬷嬷心下一顿,她看向站在珠帘后的赫连幼清。

宫侍俯首跪拜,好一会儿才听到帘后的声音。

“传。”

那宫侍赶忙应了声是,不多时便引着一名素白纱衣仅露出一双眼的蒙面道人。

“殿下万安。”那道人声音嘶哑,听着倒是不大入人耳。

赫连幼清微抬了抬眼,轻声道:“可是国师那里有了结果?”

“正是。”道人说道。“仙师夜观星象,推演此事与一人早有因果。”他说着双手乘上一薄锦,徐嬷嬷见了走上前,将薄锦恭谨的端送到赫连幼清面前。

赫连幼清摊开薄锦,寥寥几句,却也多少让她猜了个明白。

“此事因果不定,却也系于殿下己身。”

赫连幼清眸光一寒,她将薄锦放置在一旁。

“而关于祭天一事,仙师以为钦天鉴所选之日,福祸于殿下而言均在一念之间。”

“何来一念?”赫连幼清道。

道人摇头。“仙师未及多言,只道是天机。”

徐嬷嬷担忧的看向赫连幼清,就只见着对方面色越加冷淡,就仿若道人说的是旁人一般。

赫连幼清心里清楚,百年来早就已成定式的祭天,钦天鉴并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历代君王让钦天鉴启天,也不过是象征,时间却是一直未变。

何况又出龙王一事。

无论是福还是祸,她必须于那日同圣人出现在祭天仪式上。

一旦皇权动摇,民心不稳,届时张阁老等众发难,于她而言只会更加被动。

第17章

顾文君遇刺一事终究是惊动了个别的人。

就比如眼前打着探望的名义实则混吃与顾文君闲聊的信王世子许卿雯。

“你这小身板看着倒是比五年前瘦弱了不少?”许卿雯扒着瓜子皮,笑嘻嘻的坐在一边。

昨个儿下了一夜的雨,今早有些初寒,身上搭着毯子的顾文君只捏着一串念珠,一旁的小机上放着刚刚炖好的热汤。

“你这才来上京没多久,就遭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要不然哪天得了空空,咱们去寺庙拜拜,去去你身上的晦气。”她自个儿说的开心,没心没肺的模样不知道的还以为两人是深交挚友。

顾文君喝着汤,沉默的如同老僧入定。

许卿雯撇撇嘴,凑上前看着冒着热气的汤。“这清汤寡水的有什么好喝的?我记得你不是喜欢吃荤吗?什么时候开始食素了?”她说着嘻嘻一笑。“莫不是在和尚庙呆久了,还真当自己是个和尚,四大皆空?”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