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喊我回家吃软饭了(345)

作者:岛里天下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却也不是地主见风跑,比之魏家的产业,自家确实是亏损耗不起的。

魏鸿明听这般话心头恼怒,但还忍着一副和善:“那你们的意思是什么?”

“要不然就降低些与农户的田产分成罢,否则,这当口上实在是招揽不到人了。县里天气暖和,春耕农桑早,还需得尽快招到人......”

眼见着魏鸿明脸色越来越难看,地主噤了声。

魏鸿明听手底下人的这话,便晓得是那小知县赢了,他做那么多不就是想打破原来秋阳县雇农分成的规则嘛,要逼着大户降低与雇农的田产分成,否则依照目前的分成,定然是招揽不到雇农。

“你们既早都有了主意,又何必再一同前来此处寻我商量,自去做便是。”

因利而聚,现在还得因利而散,魏鸿明自知大势所趋是拦不住这些大户了,若是闹得太僵只怕被反咬,毕竟一户好对付,群起就不好对付了。

现在魏家已经失去云家大半的助力。

不过他最气恼的是因为这些人降分成,他也必须得跟着降。

原先县里的分成与他地不同能持久至今,那是因着本县八成人数都是东家分成高于朝廷的规定,大环境如此雇农再苦也没得说,换了这家那家只会更高。

而今一旦大多数东家降了分成,县里的分成大多数都是四六,若是有三七二八的存在,那就是特立独行,与先前的道理一样。

雇农不满前去县衙闹,先时是法不责众,一旦落单县府定然处置。

人散后,魏鸿明气的血气翻涌,堂中的桌凳没少受罪:“杜衡还真有两把刷子,怪不得能把蒋作无那老东西给整走了,还真是我小看了他!”

杜衡得到县里的人户暗暗都降低了粮产分成以后,正在内宅的书房里给他的那些曾经交好的同窗师兄们写回信,交换着离开白榕书院后的生活。

“总算是熬不住了,幸得是有黄家作为开口,不然事情还真没那么容易施展下去。”

秦小满道:“我今儿出去买菜看见街市上乞讨的人少了好多,都没如何看见了。”

杜衡笑道:“已经到户房去登记重新立户了,不过手脚好能干活儿的先被选走,还剩下不少老弱病残。但能安置下多少就先安置着,等过了春耕就晓得还剩多少,届时县衙在安置这些老弱病残的也更容易安排些。”

先时的流民群体过大,县衙实在也是接不下来。

秦小满乐呵道:“现在流民被安置了一大部分,县里少见,过两日府上过来考课的官员见着印象也能更好些。”

地方官员五年一次考校大选调任,但并不是五年才考察一次,实则是每年都有考评的,只要没有极大的过错或者大功,或者朝廷有特别的安排,五年内的考课是不会有什么变动的。

且考察也不会像五年一回的大选那么严格,一般就看看粮产赋税收成一类的,再看看官员的风评名声,比较轻松一点。

因每年下半年的时候适逢秋收,地方上事情繁杂,上头也不便过来考察,一般都是第二年开年春耕之前来评考,这时候前一年的赋税产收上头也已经收到了,又是县里相对于清闲的时候,过来评考是最合适的。

杜衡倒不是为了应付评考才安置的流民,只是时间恰好而已。

当然给百姓做了实事,上头能赏识自己再得个优评,那就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了。

第105章

府城的同知徐大人为今年地方上的年考课官, 正月底,人就到了秋阳县。

府城上同知有两位,一个是徐成效,一个是穆同知, 也就是昔时白榕书院的师兄穆惕的父亲。

每年考课的时候两位同知都会下派, 以抓阄定考课的县城, 想必今年徐成效抽到了秋阳县这头。

此次前来不单是考课地方官员任职的情况, 锦团府的囤兵驻地在秋阳县,下派前来顺道还要前去看看囤兵的情况。

徐同知下县后还未到县衙, 头先就去了霞飞驻地, 然则威平将军却在前一日折身去了府城下的他县招兵, 同知前去扑了个空。

冯万河最是就见不得上头下来考课,武官囤兵一事本是朝廷兵部派人下来巡检, 这朝府城的人要来看情况, 他才懒得领着文官在驻地上转悠说些弯酸客套话, 明知这日府城要来人,提前就给走了。

同知官低冯万河,瞧人此般无礼也不敢动怒, 毕竟这威平将军和知府都能干起来, 他一个同知, 也只得在小本本上记上冯万河一句没有礼数。

不过武官大致如此, 记了也是无关痛痒。

冯万河耍脾性倒是爽快, 就是害得杜衡倒霉。

同知在驻地吃了瘪,心绪不佳,对杜衡的考课上自然严格不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