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寻坡[种田](38)

“没有,我只是问问,怕你为难……”黎阳声音小了不少,半天后,又补了一句,“那么多钱别放在枕头下面,太不安全了。”

他们那个小房子的门能够遮风挡雨,但肯定扛不住贼惦记。

谭帅简直要气笑了,他想问黎阳,你还知道啥是不安全,但是邮局到了,他只说了一句,“下车。”

本来想汇四千五百块钱,汇费就要四十五块钱,因为黎阳刚把身上的钱汇回家,兜里钱不够,谭帅口袋里只有买完包子的一块多,没有办法,只能汇回去四千四百五十五元。

头一次汇这么多钱,黎阳检查几遍单子的大小写数字,确认没错之后才放心。

借了邮局的笔,黎阳当场就写了一张欠条,在最后熟练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老家地址,并且沾了印泥按了手印。

过年的时候,这样的借条他写了很多张,只是金额大小不一样,借的人不同罢了。

怕家里人不敢用这个钱,黎阳又写了一封短短的信,让他们放心,钱是正经来路的,赶紧给大哥去做检查。

出了邮局,黎阳再三给谭帅保证,“我不会跑的,一定会把钱还完。”

“对面就住着几十年的老警察,跑到哪里他都会把你抓回来。”谭帅毫不在意的道。

再次提到老警察,黎阳不解的问:“我咋从来没看到过他呢?”

“派出所忙啊,你丢的钱不是还没找回来?”

提到那三十多块钱,黎阳又开始心疼,催促道:“走,赶紧回家,我得出去卖红薯了。”

谭帅骑着自行车带黎阳回家,大毛正在门口等着,谭帅低头看着他,“你俩再敢晚上偷偷出去,那三轮车就没了。”

盯着谭帅走远了,大毛才一脸关切的问道:“他没打你吧?”

“怎么可能!”黎阳开门让他进去坐,“谭哥人最好了,他都没说我两句。”

“真的吗?”大毛一脸不信,“他脾气挺不好的,我从前在修理厂门前经过时,每次都能听到他骂人。”

黎阳诧异道:“没有,谭哥从来不骂人,我这个三轮车和烤桶都是他给我焊的,一分钱没花。”

说到烤桶,黎阳不敢再耽误了,准备赶紧出门。

大毛坐在三轮车前头,跟黎阳道:“天暖和了,你得早点准备雪糕箱子,到时候咱俩一起去批发雪糕,去不一样的地方卖。”

“每年批发雪糕的人都特别多,咱们得早点排班,要不后去的都捞不着,白跑一趟不说,一天也耽误了……”

听着大毛的叮嘱,黎阳觉得卖雪糕和冰棍比卖红薯还要复杂些。

当天,黎阳就买了个木箱子回来,找人弄了个旧棉被盖上,开始期待夏天的到来。

只是黎阳没想到,他费了半天功夫,最后自己还没用上。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呀,么么哒

第22章

信和钱一同邮出去之后,黎阳还没来等到回信,天先热了。

一股暖流从海上传过来,海城比北方的各个地方都最早热起来,黎阳卖红薯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到,街上穿单衣的越来越多,他身上的棉袄看上去有些扎眼。

长寻坡这边挖出来的沟终于填上了,坡道两边来了水,生活一下便利了许多,黎阳也从市里回到了工厂这一片。

早上凉爽一些,卖的还行,中午脑袋顶上的太阳本来就够大的,谁也不想再买个热红薯吃,在工厂闷热的车间一天,下午下班都想赶紧回家喝口凉水。

黎阳每天的收入骤减到了四块钱,这让他有些着急,如果不是答应了谭帅,他都想不卖红薯去火车站拉活了。

晚上剩下十几个烤红薯,黎阳送给大毛一半,自己留一半,问他啥时候开始卖冰棍。

“我问过了,还得十几天才行。”大毛也很着急,供热快要结束了,长寻坡上下的拉煤的车明显少了,他每天捡的自然也不多。

剩下的烤红薯够吃三顿的,晚上黎阳就只给谭帅煮了一锅片汤。

片汤是黎阳老家的一种吃法,做起来很简单,就是用油把白菜丝炒一下,加上水和盐,和一小团面,擀成薄薄的片,抻一抻,差不多合适长就可以下锅了。

既有菜又有面,闻着香,吃起来味道也好。

谭帅回来的比平时早点,他进屋洗手洗脸,黎阳把片汤盛到大碗里面,刷锅,将鱼热上。

黑棒槌鱼是刘凯姐姐工厂发的,送过来几条,黎阳老家不靠海也没有河,没吃过鱼,问了别人怎么做,第一次炖失败了,又回锅了一次。

骑了一个小时自行车,谭帅全身都是汗,他擦洗了半天,还是热,把屋门打开,从外面飘过来一股馊味,他又把门关上了。

上一篇:绿茶吸引法则下一篇:滚,离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