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长寻坡上面的成片的工厂不同,这里全是做买卖的,两边商店卖的是各种各样的东西,路边地上也有摆摊的。
今天上班的人也都休息,这条街很热闹,商店里传来收音机报时的声音,黎阳赶紧把怀表掏出来,对了一下时间。
早上他想把表给谭帅的,但是他说用不着,黎阳就带在了身上。
红薯卖的很快,下午五点多就见底了,黎阳没有着急回家,跟人打听了一番,蹬着三轮车钻进了旁边的巷子,起扭八拐,终于找到了一家卫生所。
他本来想找医生问问胃病,这里好像是拔牙的,里面的人痛呼个不停,黎阳听的有点心惊,没敢多嘴,趁人没注意又出来了。
出了巷子,黎阳想要再找医院,但是时间有点晚了,医院已经下班了。
回家的路上,黎阳又碰到了大毛,今天的收获好像不多,他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等天暖和了你要干啥?”并肩走时,黎阳问他。
鼻涕被风吹下来,大毛用黑的发亮的袖子随意擦掉,“卖冰棍。”
黎阳眼前一亮,“卖冰棍挣钱不?”
“比捡煤强多了。”大毛羡慕的看着黎阳的三轮车。
天热的时候卖冰棍应该也挺好的,黎阳想,如果比卖红薯多就更好了。
还没到坡顶,黎阳就要拐弯,他把铁桶最上面的两个红薯拿给大毛,“今天剩下的。”
大毛抬起眼皮看他,“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傻子,这么早回来还没卖光?”
被拆穿了,黎阳就说,“以后我也卖冰棍,到时候你教教我。”
这个理由显然打动了大毛,他接过红薯,放到衣服里头,认真的说道:“好!”
俩人约定好之后,黎阳高高兴兴回家,还没做饭,有人送信,是家里头来的。
放下手里的东西,黎阳迫不及待的拆开信。
信里面说了家里都挺好的,写的更多的是让他在外头好好的,不要为了挣钱啥都不顾,最后面誊抄的是老家医院的大夫说的黎阳大哥的病情。
一遍遍的看那笨拙的铅笔字,黎阳眼圈慢慢的红了。
黎阳的大哥也是念了高中的,学习一般,但是字写的很漂亮,之前还参加过学校的写字比赛,得了奖状和一支钢笔,现在的字跟从前相比差别很大。
坐在床上,黎阳垂着头,现在卖红薯一个月有一两百块的收入,差不多一年能还清楚债。现在看,他得先给大哥看病才行,病越拖越不好治。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么么哒
第19章
收到家里来信的第二天,黎阳破天荒没有去卖红薯,而是瞪着三轮车到了海城市里的医院。
他来的已经够早了,可是医院外面已经排了很多人,黎阳赶紧把三轮车放下,排到了队列的后面。
等待的时候,后面的人越来越多,等到了时间,医院大门一开,所有人精神一震,随着人流往里挤。
黎阳先花了三毛钱挂了一个号,后来听说不同的病分不同的科,他又花了三毛钱。
之前在街上卖红薯,看到的人都是好好的,没想到医院里头这么多病人,黎阳等的有点焦急。
当然,在这里的人,每个人都是着急的,等了快一个小时,终于轮到了黎阳。
等不及坐下,黎阳就把大哥的病情跟医生说了,然后迫不及待的问道:“大夫,我大哥以后还能不能站起来?”
老大夫扶了扶老花镜,让黎阳不要着急,详细的问了好几遍,才慢慢道:“你说的我都知道了,但是得看了病人才能诊断。”
黎阳说大哥在老家,老大夫点点头,很诚恳的告诉他最好去大医院检查,如果老家那边不能确信,去首都的那几家医院更好。
从屋里走出来时,黎阳呆立了好半天,单薄的身体被左右来往的人撞个不停。
一声嘹亮的哭声惊醒了黎阳,捏了捏手,他去到二楼,拿出了第二张挂号单。
“……胃病不好根除,比起吃药,平时休息和吃饭要更多注意……”
黎阳打起精神来,点点头,认真的听着。
从医院出来时,黎阳都顾不得看时间,赶紧骑着三轮车去卖红薯,不忙的时候去旁边小卖部花一毛一分钱买了一个信封和一张邮票。
这两天倒春寒走了,风也小了,早晚冷,有太阳的时候开始热起来,大街上的人不少都脱掉了笨重的棉袄,换上了各式各样的衣服。
黎阳还是穿着离开家时的衣服,他在外头站的久,宁愿热点也不想冻着,再感冒又得耽误一天,少挣好几块钱。
摆在铁桶上面的红薯卖光后,天也黑了,黎阳骑着三轮车回去,毫不意外,又碰上了在长寻坡上下的大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