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琰在那边给了肯定的回复,不知道是累的还是怎么的,他的声音有些沙哑。
黎阳正要开口让他早点休息,许琰开口说道:“上次说的事情你想的怎么样了?”
上次说的是出国留学的事情,许琰给黎阳联系了母校,只要国内的手续办好了,就能立刻远赴德国学习。
“我们厂子安排的留学分好几批,陈师兄他们明年先去,我要晚一点。”
包括黎阳和陈泽默在内,农机一厂的大学生有二十多个,因为派出去学习的费用高昂,不可能所有人都有机会,要挑选学习能力和适应性都强的,现在的计划是陈泽默和另外一个农机厂工人子弟是第一批,黎阳则要等着谭帅回来才能离开。
谭帅这些日子多次往返白俄罗斯和莫斯科之间,已经两个月没往回打电话了,不知道现在进展如何。
那批柴油发动机的生产设备,分两拨运送到了海城,现在在农机一厂的库房里面,另外一半在白俄罗斯,谭帅想要弄回来,有点难,那边并不打算轻易放手,双方一直在博弈。
谭帅也没吊死在这一棵树上,跟欧洲那边的生产厂家一直积极联络,实在不行,缺少的机器就去原价买回来……
许琰也知道黎阳现在身上的担子重,没有多说,让他提前准备着。
挂下电话,黎阳看了看办公桌的厚皮本子,有二十辆卡车的保险快要到期了,明天得去保险公司缴费。
因为之前谭帅出了车祸,保险刚过期,他们白白承担了二十万左右的损失,之后,保险的事情就被格外重视起来。
除了保险费,还有穗城的仓库的租赁也快要到期了,今年的租赁费又涨了不少,黎阳趴在桌上算了一笔账,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地皮也涨的飞快。
第二天,黎阳破天荒没有去实验室,而是跟着邹老师到了海城的保险公司。
卡车的保险业务这几年也在变化和完善,她们在保险公司听了一个上午,弄清楚了其中的条条款款,才交了钱。
从保险公司出来的时候,黎阳坐着公交车上了长寻坡,在站台下车不久,看到一个女人一边哭一边拉扯前面的男人,“我说我怀孕了,你一声都不应……”
听说这话,黎阳赶紧往旁边闪了闪,怕碰到女人,但他在经过时,却发现,前面被拉扯的男人竟然是马东利。
黎阳看到马东利时,马东利也看到了,脸色窘迫的通红,“阳阳……”
上次去B市,黎阳才知道表姐和姐夫离婚了,他无法理解马东利为什么这样重男轻女,冷不丁的再次见面,点点头,叫了一声“马哥”。
“阳阳,我和她没有领证,我、我只是想要个儿子……”马东利快走几步,追上黎阳这样解释道。
黎阳不明白,为啥都离婚了,马东利还是一副对表姐旧情难忘的样子,他不明白。
好再,女人把马东利给死死的拉住了,黎阳顺利离开,两个人在原地拉扯。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4章
工厂子弟小学考完试的第二周, 黎阳去给黄立安开家长会。
整个教室里面,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家长,彼此都认识, 黎阳被一群人追着打听社保的事情, 班主任本来想跟黎阳表扬一下黄立安,都没说上几句话。
等到开完会, 黎阳领着黄立安回农机一厂, 刚到门口,正好碰到了邮局送信的人。
“有国际快件!”邮局的大叔对着黎阳喊了一声。
穿的像是个球一样的黄立安和球球一同扑向邮局的大叔, “是俄罗斯来的吗?”
很显然要让他失望了,信是来自美国的郑铎。
除了信,还有黎阳这个月订的十几本杂志和书刊。
拿到了东西, 黎阳回办公室慢慢的看。
郑铎跟黎阳一样, 所学的专业也是四年,他毕业后没有回来,而是留在美国的证券公司工作。
黎阳收到的大号信件,里面有郑铎给他写的信,还有厚达几百页的资料。
信里只要说了他在实习时候的种种, 资料主要是统计, 日本那家钢材公司在上次的材料造假中造成的损失, 包括给欧美企业的赔偿和股价的跌幅, 以及后续在国内外的影响。
那件事已经过去了很久, 但是泛起的涟漪才刚刚平息, 经过校正后的数据全面真实的展现在资料中,
这份资料并不是给黎阳解恨用的, 是郑铎的追踪研究调查课题, 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他们需要观察的对象, 这个只是更加深入的了解罢了。
黎阳看完转手就给了陈泽默,陈泽默看了之后有些意外。
当年,他追求的不过是一个真相,但是这件事情对一家大型国际企业来说,像是一场灾难,明明火是在国内点的,烧的更旺的是日本本国和欧美市场,果然资本对血腥味更加的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