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谭帅用牙把汽水瓶盖给弄开, 黎阳的爷爷眯着眼笑:“好啊, 牙口好的人有福, 啥都能吃。”
黎阳的姥姥坐在中间,枯瘦的手一直拉着黎阳,像是看不够似的,一边说话一边盯着他瞧,“我年年去找村子东头的算命,那算命的说你遇到贵人,这辈子都不用我们操心了,还说你哥今年有喜事,是不是要结婚了?”
黎阳先问她给算命的多少钱,这说辞模棱两可的,往好处想,当然全是好事。
“啥钱不钱的,就是带点香火……”
黎阳的姥爷上午一直在菜园子干活,满身的泥,问他想吃啥,菜园子里有萝卜、白菜、韭菜和豆角。
看他们两个身体这么好,黎阳心里头就放心了,嘴上说着吃啥都行,最后还是问了一句,砂锅是不是放起来了。
“就在厢房,拿出来洗一洗就能用了。”老头笑的满脸褶子凑到了一起,“那中午就做你爱吃的砂锅炖鱼。”
黎阳姥姥家的村子北面不远就有小片沙窝子,他们这里建有水库和池塘,这两年有人开始养鱼,生活好的人家,不用等过年再买,平时有客人也回去称上一条鱼。
虽然谭帅第一次来,但是黎阳姥姥早就从黎母口中听说过他,对着谭帅说了起来,“你们家就你一个孩子,那是挺孤单的,阳阳他们哥俩也不多,难得你们合的来,他多一个哥哥,你多两个弟弟,好啊,以后也得跟着阳阳常来……”
谭帅连连点头,姥姥问啥,他答啥,被一直夸奖。
说着话,黎阳的姥姥站起来,“饭等会才好,先给你俩找点吃的垫垫,年轻人就容易饿肚子,我们从前也是……”
黎阳姥爷家这边辈分大,家族人多,小辈过年过节会过来送些礼,都是奶粉和罐头啥的,装了整整一个柜子。
这个红木柜子大概能装三百斤的粮食,是黎阳姥爷和姥姥结婚时打的家具,黎阳从懂事起就很喜欢这个柜子,因为里面装了各种好吃的,他每次来,很多都会落入自己的肚子。
姥姥用钥匙把柜子打开,里面有成袋的饼干和零食,黎阳给谭帅挑了两样,自己也拿了一袋。
黎阳跟姥姥在屋子说这几年读书的事情,谭帅去屋子外面帮着姥爷劈柴,这样的天气,砂锅只能在外面烧,寻常搂的柴禾不禁烧,还得劈木头好用。
谭帅帮着老头干活,姥爷问他两个外甥孙子的在外地的事情,听说了肖欣欣去了B市,短促的叹息了一声。
黎阳的姥爷子女多,不管过的好赖,就肖欣欣的妈妈命苦,从小身体就一直不好,结果年轻轻的就没了。
没妈的孩子苦啊,原本以为肖欣欣嫁人之后就不用看后妈的脸色,没想到,她生了个闺女,被马家嫌弃……
谭帅劝他,“表姐在B市也挺好,妞妞有人看着,和黎旭他们干活也省事。”
姥爷点点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人这辈子没有吃不了苦,从前都熬过来了,现在还好些。”
屋子里面,黎阳的姥姥和舅妈把带过来的棉被展开看,“这可真软啊,一床有七八斤重吧。”
“双人厚被子八斤,薄被子有两斤的,也有三斤的。”黎阳吃着山楂片,说道:“他们厂子里的被单样子不多,但是质量好,可以给小孩做小被子。”
除了被子,黎阳还带了两袋子的衣服过来,大人孩子的都有,袜子和手套不少,还有从莫斯科带回来的小号的金戒指。
因为体型的原因,俄罗斯卖的最小号的戒指卖不咋好,大毛他们过去,挣钱了,就买了一堆,黎阳过去时候,也给了好多个。
农村很少有人见到金子,有也大都是银戒指和银耳环啥的,这些东西更多的是被藏起来,很少有人带出来。
干活戴这个也不得劲,掏点手工费,找地方给融了,做个镯子也挺好的。
黎阳的舅妈笑着说道:“这老婆儿,儿子媳妇和闺女的福还没享上,倒是先享到了外孙子的福了。”
一屋子的人听了就笑。
上山干活的人回来了,饭菜也做好了,一大桌子十几个人坐在一起吃饭,黎阳和谭帅的碗里堆了好多肉,都是这个给挑,那个给夹的。
黎阳先吃的饭,后来那些肉吃不完了,都给了谭帅。
吃完饭,黎阳领着谭帅去菜园子逛,悄悄问他,“我姥爷做的饭好吃吧?”
“好吃。”谭帅撇了一眼黎阳微微腆起的肚子,“让你逞强,多走一会吧。”
“好几年没吃到了啊。”黎阳把半袖下摆卷上去,露出吃饱的肚皮,在菜园子里来回走,消化食。
溜达了大半个小时,黎阳和谭帅回后屋去睡觉。
后屋对着村子的一条路,风沙沙的吹动着小树,并不憋闷,俩人原本一个炕头一个炕梢,睡着睡着就滚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