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琰说的材料,是黎阳上次从杨烁手里得到国外同行的资料,其中很多机械,譬如收割机什么的,农机厂并不涉猎,与其在手里放着落灰,还不如给有需要的人。
从去年开始,就有新闻说要成立农机协会,到时候全国的农机公司联系更加紧密,现在提前先结个缘。
说着话,许琰又提起了陈泽默,黎阳一脸防备,他可不想再失去一个强力的伙伴了。
“我就是说说,你别紧张啊。”许琰笑的好像事不关己一样,“他是个可造之材。”
“我知道。”黎阳依旧不肯放松警惕,盯着许琰的脸,说道:“我们打算派陈师兄出国深造。”
许琰点点头,“你不跟着一起去吗?”
“现在还没有这个打算。”黎阳说道:“以后还不知道。”
谭帅一直在俄罗斯,他要是再去那么远读书,工厂和车队没人看着,那是不可能的。
“我觉得你更应该出国学习学习。”许琰建议道:“你们有志向把工厂做大,肯定是不能借鉴国企的经验和管理,国外的工厂和企业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黎阳点点头,“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能多学肯定是好事。”
“你要是有这个打算,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个学校。”许琰笑着道:“我的母校。”
从许教授那里离开后,黎阳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觉得还是得看谭帅啥时候回国。
正月还没出,黎阳他们就去海城的港口接第二批机器,这次的比上回的还多,都做了小心的防护,用卡车拉回农机一厂。
按照货单清点的时候,黎阳发现多了两样东西,一台功能强大的电脑,一个液压试验台。
前者的价格黎阳听涂林提起过,换算成人民币,要两万多,后者就更昂贵了,看这个型号起码得好几万,当然,这个价格是二手的,像是这样崭新的,黎阳在哪个实验室都没见过。
把机器安置好,黎阳去给谭帅打电话,估摸着船已经到了,谭帅也在等他的电话。
“哥,机器到了,已经检查过,没问题,是不是有两样东西装错了?”黎阳问道。
“没错,那个没花钱,是别人送的。”
黎阳有点不相信,追问道:“真的吗?”
谭帅这次没再骗他,“是叶列娜送的,我跟她赌了一把,她输给我液压试验台,后来她主动提出来再赌一把,我赢了,就要了那台电脑。”
黎阳:“……”
“所以,不管你上次输给了她什么,以后都不用在意了。”电话那边的声音这样说道。
等放下电话,黎阳才突然想起来,忘记叮嘱他不要随便跟人赌了,这不是好习惯。
不过他不说,黎阳也觉得谭帅也不是那样的人。
开会讨论,实验生产,今年最新的插秧机从车间里组装好之后,跟着技术员和卡车去往各个农机站。
现在不缺技术员,黎阳过了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面,许琰也有空了,偶然过来会指点他一下。
为了学生们更能早的分配工作,海城大学这边早早对今年毕业的学生进行毕业答辩,徐华国答辩时,黎阳还去听了。
顺利的通过答辩后,徐国华拿到了毕业证书,他的成绩很好,但是没能留在海城,而是被分配到了西部的一个国企。
困难和吃苦,徐国华并不害怕,只是觉得自己跑这么远,爷爷奶奶没人照顾,放心不下。
他的担心也是人之常情,毕竟他们三口人这么多年一直相依为命。
稳定的铁饭碗和照顾亲人,这两者总要做出一个选择。
黎阳倒是想要招他进农机厂,但是作为一个朋友,他给徐国华的建议是,现在就业情况不好,可以先去那边看看,如果很满意,回头再把爷爷奶奶接过去,再说了,海城这边还有自己呢,有事也不至于一个帮忙的都没有。
徐国华的爷爷奶奶最怕拖累孙子,听了黎阳的话不停的点头。
徐国华最大的愿望是能跟爷爷奶奶一起,其次就是让二老住上好房子,不用整天呆在长寻坡这狭窄的蒸笼里面,他想着过去那边如果能分配到房子,那也挺好的。
就这样,徐国华拿着手续,坐火车前去报道。
他走了没多久,黎阳把黄立安交给陈泽默和邵然,也要返校了。
宿舍六个人,前两年形影不离,后两年几乎没怎么见面,在最后的这一个月,终于又回到了一起。
上交了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后,六个人跑到学校外面,一边吃饭一边叙旧。
“看上去什么都没变,可是好像全都变了。”彭东颇伤感的说道。
“这话说早了,咱们还有一个月才分道扬镳呢。”李奇伟笑着说道,不过他的笑容也没维持多久,很快就垮掉了,“都不知道分配到哪里,以后想要再见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