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寻坡[种田](211)

旁边有个铁桶,外面挂着一个破损的塑料勺子,黎阳舀水给这些苗浇了点水。

马祥在屋子里面接电话,看到外面的黎阳,高声喊道:“黎阳回来了,谭帅的电话。”

马祥拿着桌子上的纸,在后面勾勾画画。

黎阳放下勺子,进屋,接过电话,喊了一声“谭哥”。

那边的谭帅问黎阳啥时候到的海城,黎阳说是昨天,问他啥时候回来。

谭帅现在在大西北,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回来。

握着被太阳晒的发烫的电话,笑道:“那你看看,我现在能为咱们的拖拉机厂干点啥?”

“你先老实在海城呆着。”谭厂长在那边给出的指示很简单,“没事先看看账。”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更

第76章

不用谭帅说, 黎阳来这边就是为了对账,他把保险柜打开,拿出里面厚厚的总账本, 坐在那里开始看。

这半年, 车队的收入特别可观,而且只买回来七辆卡车, 大笔的支出只有这个, 剩下的是支付油费、养路费和司机师傅们的工资,账上的钱增长的特别快。

黎阳上大学这两年, 谭帅这边扩张的速度很快,人手从一开始的师徒两个,慢慢增加到了一百多个, 因为司机师傅们经常长途拉货, 黎阳没有看到过所有人在一起的场景,但是工资单子上长长的一串名字,提醒他,现在车队的规模已经不小了。

工资单子很简单,一个月一张, 司机师傅们的工资并不都是一样的, 老师傅们更多些, 新手则少些。

比账本还厚的是各种单据, 这些单据是油票和养路费, 还有一些是购买新配件花的钱, 这个是最少的,因为这些货车一年有两次统一的大修, 平时都是些小毛病, 花不了多少钱。

在学校的时候, 黎阳也能看到账,但是他摸不到钱,在这里有专门管钱的,是谭帅请来的邹老师。

邹老师是个退休的中学老师,个子不高,因为当过班主任,一脸的严肃,账目算的井井有条,钱账一分钱不差。

邹老师有三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全进了B市的国企,她退休之后没有选择养老,而是出来继续工作。

车队在路上花的钱,回来统一报,邹老师很忙,在旁边的屋子办公,黎阳去打了一声招呼,并没有打扰太多。

在南山这边呆了一个上午,黎阳骑着自行车又往回走,先去表姐那里吃饭,然后去冰淇淋机器那里干活。

中午的时候,大太阳都快把地给烤化了,这个时候特别热,但是却没有啥生意,因为大家都在家里躲避毒辣的日头。

黎阳让黄立安回去睡觉,自己守着机器,没有人他就看报纸。

B市发行的几种重要报纸,他在学校时已经订阅了,现在看的是海城本地的报纸。

黎阳并不是所有的报道内容都是仔细看的,关于工业生产的,还有新政策,改革什么的,重点仔细看,教育方面也会加几分注意,剩下的大概浏览一遍,知道有这么回事就行了。

本地报纸也是跟紧时事的,很多重要新闻都是重复B市报纸上面的,黎阳早就看过了,所以一份份的看过去,十分快,报纸翻的哗啦啦的响个不停。

等到黄立安他们睡完午觉,黎阳已经看完了七八十份报纸了,在旁边摞了厚厚的一沓,被他用线绳重新捆好。

下午黎阳和黄立安他们轮流换班,又看完了剩下的报纸,不过他发现六月初有两天的报纸缺了,这种情况挺少见的。

因为棉花厂的领导和科室有好几个,他们每个办公室都订海城本地的报纸,就算一个两个的办公室报纸被扔了或者是被带走了,那也不可能全军覆没。

不过只是少了两天,也不是啥大事,黎阳就把剩下的报纸给捆起来了。

广播中报道有台风接近海城时,谭帅回来了。

天空阴云密布,谭帅他们把车开到棚子里面,黎阳用铁锨在地上铲排水沟。

沟还没挖完,豆大的雨点砸到了脑门上,然后噼里啪啦的,暴雨骤降,黎阳感觉脑袋被砸的都有点疼。

别说脑袋,雨水砸在瓦片上,响声不断,让人不禁怀疑,房顶能不能顶住这暴雨。

雨太大了,一眨眼的功夫,人都浇成了落汤鸡,黎阳庆幸他们今天没有把冰淇淋机搬出来,要不然收拾起来可就麻烦了。

狼狈的进了屋,谭帅把湿头发全都撸到后面,硬朗的五官全部露出来,鼻梁跟山峰一样高。

黎阳发现他好像也长个了,可能一直在西北的缘故,人也被晒黑了不少,双眼皮看上去更深了。

一直在车上,拉货一跑就是好几天,大夏天的,每个司机师傅身上的味道都不好闻,谭帅也是,淋雨之后,身上机油的味道更重了。

上一篇:绿茶吸引法则下一篇:滚,离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