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完会, 天已经晚了, 黎阳和帕维尔约定好明天一早参观拖拉机厂, 早早的就睡觉了。
第二天,黎阳和另外几个师兄,以及随行的翻译,坐上了帕维尔开过来的老爷车,从发动机厂前往拖拉机厂。
路上,他们碰到了很多拉煤的车,掉落在地上的煤块被后来的车碾成了碎渣,不用多久,就会成为煤面,然后这条路的黑色又增加了薄薄的一层。
虽然很多个大工厂都建立在这一片,但是每个工厂所属的部门并不一样,帕维尔所在的拖拉机厂隶属于第六运输局,占地面积骑八万多平方米,在黎阳他们看来都已经非常大了,但是在这里还算是个小家伙。
老爷车晃晃荡荡的进了大门,门口的警卫室是空的,黎阳他们身上揣着一大堆的证件,并没有派上用场。
进了工厂,汽车并没有停,而是在里面的道路上继续行驶,放慢了速度,帕维尔一边开车一边给他们介绍两边的车间,部件车间、配件车间、齿轮组、配套机组、维修部、液压件组……
按照当地的时间,不是假期,没有节日,工厂应该是生产的,但是黎阳他们走了一整圈,发现偌大的拖拉机厂只有几个车间在工作。
黎阳他们都知道现在的情形有些特别,忍住了没有多问,帕维尔反而主动说起来,因为工厂领导都去了首都开会,一直没有给指示,现在工厂的工人一个人上班的时间是从前的三分之一。
他这个月的班已经上完了。
汽车停在工厂的展览馆前,这里存放着拖拉机厂建厂以来生产出来的优秀产品,轮式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履带拖拉机、收割机、堆土机、平地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叉车等等,除了机器,还有好的零配件,譬如燃油泵和发电机等。
随行的翻译在机械行业摸爬滚打了很多年,听着帕维尔的介绍,飞快的给黎阳等人翻译。
寒假的时候,黎阳知道谭帅想要制造拖拉机,开学之后,他收集了国内前五名的拖拉机厂的资料,虽然没有在生产线上亲自制造,但是跟这里的拖拉机相比,还是能够有个准确的判断。
差距还是有的,无论是材料还是制作工艺方面。
一众人站在最新型号的几种机器面前,探讨了好几个钟头,直到工厂吃饭的铃声响起来,才慢慢离开。
没有去工人的食堂,黎阳等人跟着帕维尔去了他的宿舍。
单人宿舍很大,因为东西少,看上去并不凌乱,有做饭的地方,而且还用的是煤气罐,对于这种干净的做饭方式,黎阳十分羡慕。
黎阳坐在椅子上,看到桌上摆着一张照片,上面是帕维尔的一家,他的父亲母亲以及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
午饭是面包片和鸡肉土豆汤以及鱼肉罐头,几个人围坐在桌边,享受了这顿午餐。
吃完饭,并没有立刻再出去,而是在宿舍相互聊天,得知黎阳也想开一家拖拉机厂,热爱本职工作的帕维尔十分高兴,他虽然不能带黎阳进车间看个清楚,但是可以简单的手绘车间里面,详细介绍各种机械设备。
他介绍的越清楚,黎阳脑袋里面的一笔钱加上一笔钱,数目越来越庞大……然后,他想,自己和谭帅的拖拉机厂,可能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估摸着下午三四点钟,不想再麻烦人家做一顿晚饭,众人起身告辞,纷纷拿出自己包里的礼物,有的是茶叶,有的是家乡糕点,还有丝绸围巾……
黎阳拿的依旧是五斤一包的果仁糖还有一袋子羊干肠,羊干肠是他们学校所在的省市的特产,做起来很简单,就是往羊肠子里面灌猪肉,上次帕维尔他们去交流时,看样子很喜欢吃这个,黎阳就在那家店买了十几斤风干的。
这边天黑的还是有点早,黎阳他们坐着老爷车回到发动机厂,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黎阳等人站在门口跟帕维尔挥手道别。
回到住所,袁教授他们好像在汽车企业的人在开会,师兄们有人开始写日记,黎阳则坐在翻译的身边,听他小声念报纸。
帕维尔所在的工厂在国内也算是能排的上名号的,但是现在的生产都出现了问题,报纸上报道的更加严重一些。
黎阳突然意识到,涂林买的那堆牙刷,好像并不是为自己准备的。
翌日,考察团和厂领导先坐在一起开了个欢迎会,然后开始到车间和生产线上参观,最后在产品检测车间停留了很久,记录各种参数和数据,这些也用不到黎阳。
参观完的当天下午,考察团内部开会,黎阳自己简单的记录了一下回忆内容。
晚上,又开会,第二天,跟工厂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