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所有人想着新同学和考试的事情,黎阳脑袋里依旧是“留学”两个字,这个字眼他在报纸上看过很多次,而且许教授也是留学归来的,但是郑铎却是黎阳身边的第一个。
报纸上称最近这些年流行的出国学习为“留□□”,都在鼓励优秀学生走出去,学习更发达的科技,然后带回来,建设国家和家乡。
黎阳在老家依旧种地依旧沿用着从前的牲口拉犁杖,到了海城之后才慢慢见识到什么是工业,那么,更发达的科技到底是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 要晚点发
早睡的同学不要等啦
第41章
上半年的期末考试, 徐国华全年级第第一百五十九名,在班级里倒数第四,英语将将及格, 跟去年的黎阳名次差不多。
但是不同的是, 两个月前的这个成绩并不代表他现在的学习进度,黎阳觉得徐国华的英语已经进步不少了, 只是需要下一次的考试来检查。
这个考试在他们讲完试卷后, 很快就进行了,果然是九中的期末试卷。
第九中学跟海机一中都是海城数一数二的好学校, 最近十年的高考状元都出现在这俩学校之中。
考完第一科,徐国华到前面来跟黎阳问问题,俩人正说着话, 突然就看到班级里的同学兴奋的往外涌, 好像在看什么热闹。
讲完这个题,黎阳站在自己的凳子上,透过一个个漆黑的脑袋,看到新同学正站在对面二十班的门口,好像在跟郑铎说什么话。
隔着的人太多了, 黎阳听不清, 但是很快就有同学回来通风报信。
“我们这个新同学很嚣张啊。”同学一脸激动的道:“直接去找年级组第一去挑战了, 说上次考试是郑铎最后一次第一名了。”
也有人在学着秦锐的语气, 说道:“你就是海机一中的第一?好好珍惜上次的考试成绩, 那是你最后一次第一名。”
说的倒是没差几个字, 就是气势差的太多,旁边的人都说他没有得到其中的精髓……
同学之间学习竞争很正常, 因为大家都在一起学习, 谁都想争更好的名次, 但是,都是暗地里使劲,像是秦锐这样敢当跟年级组第一名当面下战书的,是海机一中建校以来第一个。
明明是秦锐和郑铎之间的事情,但是整个高三年级组好像都被激起了好胜心,所有人开始努力学习起来,住宿的学生半夜偷偷在厕所里看书,一次次的被老师查到,赶回宿舍。
不得已,很多人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学习。
像黎阳这种不住宿舍的人就有了便利,但是他不会熬夜太久,要不第二天没精神学习,那就得不偿失了。
考完试第三天,课间在前面做示范动作的女生下去了,换成了秦锐。
秦锐动作确实更标准,更有力量,大家是非常服气的。
这俩人的事情,不单在高三传遍了,其他年级也都有所耳闻,王麟就特意来黎阳,问他到底是咋回事。
虽然一个是他的后桌,一个是他的朋友,但是黎阳也不知道是咋回事,他知道的还没有外面传的多。
很多人都认为秦锐太过张狂,但他确实是个厉害的人,长的又高又帅,英语发音极其准确流畅,就跟黎阳在广播中听到的差不多话,体育课上足球踢的好,吸引很多人驻足看。
正是因为他也是个优秀的人,同学们更加期待他和郑铎之间的第一之争。
放假的时候,谭帅还没有回来,黎阳看了大半天书,眼睛发涩,他自己坐公交车去南山,把之前捣鼓了许久的破油箱拿出来,在上面贴上白色的胶带,然后开始喷漆。
这个胶带材质特殊,不会被油漆渗透,这样喷完漆再揭下来时,之前的漆色不会受到影响。
换了一种颜色,黎阳在油箱上喷了一遍,放在那里晾干,然后骑着骑行车去南面其他的垃圾场。
这一片的人都知道黎阳是谭帅的小尾巴,看到就会开玩笑的问一句,是不是把谭帅跟丢了。
黎阳也笑着回应,“丢不了,他很快就回来了。”
垃圾场里的东西,最优先的是挑选出来检查是不是有修理的可能,毕竟修好的东西怎么也比拆卸卖材料挣钱,如果不能,才会继续处理。
如果是机械设备,即便不能修理,零件也不会被拆除下来,很多东西还可以安装在其他机器上,继续使用,以前谭帅做这个比较多。
黎阳已经看完了许教授邮寄给他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他再看垃圾场的这些东西时,角度就跟从前不一样了。
转了一圈回去,油漆已经干了,又擦了十几分钟,油箱更亮了,发射状的艳丽颜色,这是黎阳在书刊上看到的一张彩页,模仿的凤凰的尾巴,只是线条没有彩页上那么灵活和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