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欢声笑语在殿内回荡着,好似没一会儿,时间就已经悄悄溜走了。
眼看着快要开宴了, 元贵妃嘱咐明桃准备着前往沁春阁的事宜。
宫中皇后早逝, 她作为后宫之首, 当是要与皇上一同入宴的。
“差不多到时候了,咱们也该出发了。”元贵妃拿起软塌边的小披风,将星星裹成一团后,携着姜梨白和顾蕴走出了长春宫。
夜色降临,细密的白雪也开始洋洋洒洒地落下,深冬的寒风一吹,漫天大雪轻旋飞舞着,落在了众人的肩头。
寒意沁人,顾蕴抬手为姜梨白拂去了身上的落雪,又撩开了自己身上的披风。一开口,白茫茫的雾气从她口中飘出,“进来,暖和些。”
姜梨白悄悄看了其余人,见她们的注意似乎都不在她和顾蕴的身上,才红着脸躲进了顾蕴的披风里,感受着她身上灼热的温度,来驱散她周身的寒意。
元贵妃眼角余光一瞥,就看到如此甜甜蜜蜜的一幕。
顿时,她笑了起来:“方才应该坐轿撵去的。”只不过是沁春阁离长春宫比较近,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故而刚刚就打算走着过去。
倒是小觑了外面的刺骨寒风了。
不过没一会儿,几人就来到了沁春宫的偏殿外。
殿内灯火四溢,里面传来了豫皇淡淡的声音。元贵妃驻足听了一会儿,脸上的笑意渐渐消了下去。
这会儿皇上在里面商议国事,她们几人倒是不好进去了。而且……那些话语听在耳里,元贵妃这心里怎么也不是滋味。
姜梨白和顾蕴也听见了里面絮絮的话语声。
大约是事关边关前线的事,姜梨白听出了她父皇语气里的慎重。
“……既然云国请求和谈,那便暂时歇战吧。至于其他的事,容朕再考虑考虑。”
话音落下,门被拉开,几名朝中重臣一脸苦相地走了出来。
见到一旁的元贵妃和嘉宁公主,几人行了礼后,踏入了茫茫大雪中。
“母妃,云国要和谈?”
这些日子前线屡屡传来好消息,姜梨白知晓她的外祖已经收复了之前被云国攻占的城池。但云国后劲较为凶猛,一直在试图重新攻陷今州及其周边的城池。
然而现在,他们要和谈了?
还当真是稀奇了啊!
元贵妃与豫皇日夜相对,所以对于前线的战事了解得更多些。
在进入偏殿时,她看
了一眼顾蕴后,压低了声音对姜梨白说道:“晋国的内乱结束后,便派了兵前往与云国的交界处,说是要为受了伤的九皇子讨个说法,所以现在云国还得分些心思应对晋国……”
原来如此!
怪不得之前还嚣张至极的云国会突然想要和谈。
就是不知道她的父皇要如何选择了,是息战止戈,还是继续反击呢?
姜梨白觉得大概率是同意和谈,毕竟起了战事,受到伤害的永远是无辜的百姓。
这样的念头在脑海里一闪而过,姜梨白已经与元贵妃一同进入了偏殿。
“今日是除夕,皇上稍稍歇一歇吧?”元贵妃看着豫皇脸上的疲累,很是心疼。
“坐吧。”豫皇朝几人指了指周围的木椅,慢慢收起了一身的倦意,在看到元贵妃怀里抱着星星后,他柔和地笑了起来:“小昭华,来祖父抱抱。”
小团子被他抱在怀里,粉嫩嫩的小脸蛋满是肉肉,一笑起来那弯弯的眉眼与姜梨白有些相像,这让豫皇心里更加柔软了。
“几天不见祖父了,小昭华想祖父没有?”
星星在宫内经常见到豫皇,对他很是熟悉了。这会儿听到他在对自己说话,她高兴地捏起小拳头,打在了他的脸上,嘴里还咿呀地回应着他。
豫皇握住她挥舞的小拳头,配合地“诶呀”一声,逗得星星咯咯咯得直笑。
小孙女给豫皇带来了欢乐,但他心里的愁绪还是没有彻底散去。
在殿外的孙公公高呼可以前往正殿后,他将星星交给了明桃,由着元贵妃给他整理好龙袍,便略显沉重地走了出去。
姜梨白隐隐有所知觉,她来到了元贵妃的身边,小声询问着:“母妃,父皇这是怎么了?”
元贵妃拍了拍她的脑袋,叹了口气:“大约是在烦心云国要和谈的事。”
只不过再多的,她也没透露了。
姜梨白心中很不安,总觉得有些什么事就要发生了。
懵懵懂懂地来到正殿,里面已经坐满了人,热闹得很。
姜梨白携着顾蕴坐到了木椅上,放眼望去,发现殿内除了比较眼熟的皇亲外,竟然还有好些大臣及其家眷。
端起面前的茶杯,姜梨白凑到了顾蕴的身边,小小声声地感慨着:“以往除夕夜宴,父皇都会免了朝臣的觐见,让他们好好在家中守岁。今年倒是与以往不同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边关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