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上海总工会也秘密发布总同盟罢工令,二十一日正午,随着一声号令,全上海八十万工人同时罢工,他们举起刀枪,配合北伐军,立刻转入武装起义,上海人原本预想中的两军厮杀,顿时演变成军阀与工人纠察队的残酷巷战。而徐家花园所在的闸北区,正是工人与军队交火的热点!
再说文旌、文旆逃到租界,早已失魂落魄,本欲逃回家去,可顾念徐小姐一旦走失,将来自己的婚事便成了泡影,于是硬着头皮,混在工人队伍里往北又寻了一番,过了新闸桥,仍不见堂妹身影,两人不敢久留,慌慌张张逃回徐家花园,只见全族人都紧闭屋门,不敢出来。他们返回堂上,上前禀告与堂妹失散的消息。
徐靖庵面如土色,徐小姐父母急火攻心,一把抓住两兄弟的手,哭喊着求他们带自己出宅去寻女儿。此刻外面已经枪炮齐鸣,浓烟障日,文旌、文旆哪里再敢冒险出宅。
此时徐家族人也渐渐围拢过来,徐父先央告叔伯兄弟相助,但众人不是王顾左右而言他,便是宽慰他一些“吉人自有天相”的废话。徐父不得已转向族人,只听徐靖庵为难道:“贤弟,非是为兄凉薄,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今外头狼奔豕突,哪个子侄出门遭遇长短,那便都要算到我头上……”
徐父一听,顿时觉得浑身清寒。他自幼读圣人经书,克己尊礼,温良恭顺,以族为家,甚至连女儿终身大事都忍辱姑息,没想到一生迁就,最后换来的却是寡义薄情。
此时多说也全无益处,徐父愤而拂袖,只叫徐母在家等候,自己去外面寻救女儿。
刚往前走不远,便闻听有人跟上来,本以为是哪位子侄幡然醒悟,回头一看,却是鬓角已有霜痕的老妻。徐父长叹一声,索性牵过妻子的手,推开厚重宅门,毅然往外面的齐梁世界走去。
第二十七章 营救
此时此际,顾植民正按照密约租了汽车,正在山海关路裁缝铺后门等候,突如其来的枪声呼号也惊得他魂魄齐散。估算时间,徐小姐应已出了家门。
他忧心忡忡,忙催司机沿着梅白格路往北,司机咬牙开到新闸桥,任顾植民如何恳求,再也不肯出租界半步。
“先生,侬也听到闸北的枪声,就算给一万块银圆,我也绝不过桥的。”
顾植民只好弃车,刚过新闸桥,就被两个戴袖标、拿长矛的工人纠察队员斜刺过来拦住,喝问他到底是什么人。顾植民只得说自己妹妹失散,要去寻她。
一个工人劝道:“再往北便是水埠停车处,那里厮杀正紧,当心流弹,万万不能前进一步!”
顾植民一听,更急得捶胸顿足,哪里肯听劝说。工人见他执意去寻家人,于是扯下袖标,塞他手里,叮嘱他万一遇到纠察队盘问,拿出这个可保平安。
顾植民谢过两人,贴着墙角,沿路往徐小姐必经之路飞奔,边跑边喊她姓名,沿途店铺居民纷纷闭门锁户,街上哪里有一个人影!
他冒着枪林弹雨,绕过停车场,正撞见一队北洋兵扛枪列队冲杀过来,他急忙虬在墙角,听脚步声过去,才欲抬脚上街,没想到一梭子弹打过来,顾植民顿时后背惊出一身冷汗——若是方才探头出去,此刻脑袋想必已经成了蜂窝。
原来三个北洋兵窥见他身影,正步步逼过来。顾植民情急之下,只得掉头往回,想从百禄路隧道穿过车场。北洋兵见他鬼鬼祟祟,岂肯罢休,也紧紧尾随,边追边放冷枪。
顾植民用出吃奶的力气,一头扎进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里,趁着黑暗,匍匐向前。三个大头兵追到隧道口,并不敢贸然进去,只朝里头胡乱打出一阵乱枪。
隧道里坑坑洼洼,尽是瓦石砂砾,磨得顾植民膝盖、手肘血肉模糊。他咬紧牙关,抓紧时间,忍痛向前,三个大头兵见没有动静,也硬着头皮钻进隧道里。
此时顾植民已经爬到对面出口,光亮从对面照进来,正好暴露了他的身形。大头兵们一阵欢呼,持枪就是几个点射。
顾植民索性一跃而起,朝着隧道口那片圆圆的白光疯狂冲去,仿佛要投进烛火里的飞蝶。
也就在跃进无限光明的一刹那,他听到两旁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十几个埋伏在对面的纠察队员跳出来,举起火枪朝隧道里齐射。
三个大头兵应声倒地,两个队员也跑过来,一个反剪将顾植民按在地上。
“你是什么人?北洋兵为啥追你?!”
“我在寻失散的妹妹!我有袖标!”顾植民挣扎着大喊。
一个队长模样的人走过来,将他袖标掏出看看,又皱起眉头,突然问:“你那个妹妹,是否姓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