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如今已怀有四个多月的身孕,当初怀的时候也不显,别的女子第二个月便会开始作呕、食欲不振,她的胃口倒是好。若非她与陈沅岚闲聊时提及,被陈沅岚看了出来,众人都还不知她有喜的消息。
后来去请了大夫回来瞧,这才确定下来,把马锋以及两老高兴坏了,马锋更是早早地便准备让邺沛茗给孩子起名字。邺沛茗便让他先把孩子生出来再取名也不急,他的情绪这才慢慢地平复下来。
“翠娘、清娘,你们怎么都过来了?”陈沅岚好奇道。
“我想请夫人帮个忙。”俩人异口同声道,说完,又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都甚是无奈。
“瞧你们,有话直说,我能帮的一定帮。”
聂秀清道:“奴想请夫人替奴向村长说情,容奴到郴州去寻奴的未婚夫婿。”
陈沅岚听不懂这话了,又听见陈氏急切地开口:“奴也想请夫人向村长说说情,莫要让锋哥到郴州去,奴的孩儿可不能没了阿耶呀!”
陈沅岚将这俩人的话结合到一处去,捋顺了:“清娘的未婚夫婿在郴州,而马家大郎要到郴州去?”
聂秀清忽然拧眉,她惊觉了什么,正要阻挠陈氏继续往下说,可陈氏却急急地道了出口:“不仅是锋哥,连同村长、隔壁马家的才哥他们都一起要到郴州去!”
“什么?!”陈沅岚的脸色“刷”地白了——沛茗为何没与她说?
第34章 乘风(二)
对于偏安一隅,从不管中原打得如何的南海王忽然亲自率兵去援助思王, 邺沛茗感觉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只是她又暂时想不出什么头绪来。直到她收到石大明的第三封信, 告知南海王率兵到了郴州, 却只是分派了一千兵士前往衡州与在衡州防守的那剩余的六百兵士一起驻守衡州。
众人不知这是何意, 那思王也连连敦促南海王进攻潭州,可南海王却只是按兵不动, 还命两地的刺史以南海王的名义开始在衡、郴两州开始招募兵士。
邺沛茗这才隐约猜出南海王打的算盘,只是她不认为南海王这是明智之举, 反而可以说有些愚钝。
南海王选择在此时鹊巢鸠占, 思王北边的豫王正在为王矩义军而苦恼,无暇抽身援助思王;东北面的常王因去年鄂州一带发生的大水, 导致饥民数万者,还未处理完这些饥民,他自然无暇理会思王。
如此一来, 思王没有退路,必定会奋起而直击庞起义军。从人数以及装备上, 思王的兵士都是压倒性的, 庞起义军若被逼退出潭州,那必定会疯狂攻击衡、郴二州。南海王带去的兵士还远远不足以抵抗如同亡命之徒的义军, 届时只会惨败。
南海王一旦败了,战火便会蔓延至岭南,石大明等人的处境便十分危险。
恰巧在此时,邺沛茗托人留意聂秀清的未婚夫婿的下落也有了消息。聂秀清的未婚夫婿姓朱名光卿, 从交州戍守回来后,在韶州训练招募到的乡兵。此次南海王点兵援助衡州、郴州,他因身体强壮便被编制在内。
因南海王此次出兵于不与外争的岭南而言是一件大事,所以关注的人就比往常多。而这些兵士多是岭南的百姓,离家奔赴战场,生死难料,便纷纷写好了家书。
朱光卿也写了家书,可他的家却在中原,被他训练过的兵士与他说有船只能帮忙带信到中原去,他一高兴便跟那兵士多聊了几句。
兵士听他说完身世,隐约觉得有些熟悉,仔细一想,这不就是他还跟着石大明那会儿,邺沛茗托人到处留意的朱光卿吗?!
兵士将聂秀清的事情告知了朱光卿,他又惊又喜,只是他们不日便要出发至郴州,他无暇和聂秀清重聚,便匆忙写了封书信送到南岭村来。
聂秀清得知朱光卿的消息时,他已经随军到达了郴州,而邺沛茗也有打算到郴州去。
这是邺沛茗经过深思熟虑才下的决定。一来连不是很喜欢石大明的马锋都为石大明的处境而担忧,她自然无法做到对他们的安危置之不理;二来她不能让南海王败了,即使败了,也不能丢命,否则岭南会因此而混乱不堪,届时百姓的安危更难以保证;三来,她也可顺便替聂秀清找到朱光卿,并将他也带回。
邺沛茗每日天未亮便出门,便是为了安置好一切。
南岭村的村民外加石大明留下的那二十余人共一百三十余人,除了妇孺、老人四十余人,便有九十的壮丁。这九十人中有超过半数的人几乎日日都晨练,又在吃饱喝好的日子中越长越强壮。邺沛茗要到郴州去,他们便纷纷表示要护送她。
然而邺沛茗并不需要他们都跟着过去,她留下十个强壮的壮丁留守村子,另外的三十个村民则配合他们做好村子的防卫工作。她此行便只带走四十个壮丁和十个不畏死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