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对他的敌视自然也会转移到邺诗绮的身上。以至于在陈沅岚与许氏谈及邺诗绮时,一些人便在底下嘀咕:“圣人这么喜欢那孩子,为何不干脆过继了呢?”
当然,同样遭受到敌视的其实也有陈沅岚的一份。无它,因为邺沛茗表现出来的专一、忠贞,让许多本该有望进入后宫的人绝了进宫之路,她们不会认为这是邺沛茗的缘故,而只会认为是陈沅岚“善妒”。
其实邺沛茗的专一也触及了一些贵族的利益,毕竟他们在后宫中没有任何资源,升官的途径便又少了一条。
不过没有人会明着说出来,即使有隐晦地请邺沛茗广纳后妃的奏折,也被邺沛茗打回去,还告诉中书门下:“日后这样的折子就不要递上来了。”
似乎觉得这样还不够,邺沛茗又给陈沅岚写了一封长长的书信,非得要肉麻死那些存了心要来恶心她的人。
非但如此,她又整天在朝臣们面前称赞陈沅岚,朝臣们听得耳朵都生茧了:知道你们伉俪情深了,能不能不要再秀了?
恶心完这些劝她扩充后宫的人后,她浑身心都舒坦了。倒是陈沅岚得知她的行径后,私底下忍不住批评了她一顿。她理直气壮:“我要为天下臣民做表率!”
“……”
她并不知道朝臣们也没那么好打发,既然没法从邺沛茗身上下手,那邺瑶总能行吧?
于是他们便以邺瑶快二十岁为由,劝邺沛茗给邺瑶找个驸马。他们也理直气壮:既然要为天下臣民做表率,你的女儿拖那么晚才成婚,百姓也学了去怎么办?人口怎么办?
邺沛茗还真不好擅自决定邺瑶的终身大事,作为一个思想开明的母亲,她决定将问题抛给邺瑶。
刚刚打了胜仗,准备庆贺一番的邺瑶得到邺沛茗的家书,连庆贺的心情都没了:“什么叫‘你是个大孩子了,该学会自己挑夫婿了’?”
她这些年可没相中什么人,而且她常年在军营中,难不成让她从这里面找?
于是她给邺沛茗回了一封信:“我的夫婿也长大了,该让他自己出来了。”
陈沅岚看了信,乐不可支:“这就是你所说的‘叛逆期’吧?行了,这事还是我替她操心吧!”
邺沛茗摇头:“人人都巴不得婚姻自主,瑶儿倒好,喜欢盲婚哑嫁?”
陈沅岚斜睨了她一眼:“若不是你将她教出了野心来,她也不会不在乎这些。”
邺瑶的态度说明了她在继承帝国大业上的决心,她不能挑自己喜欢的人,但是也不能挑不符合她的身份的人。而这些事情太麻烦了,她不想费这个心思,所以才又抛回给邺沛茗和陈沅岚。
邺沛茗撇撇嘴,抱起邺无双,问道:“安安将来是要自己找夫婿,还是让爹娘帮你找?”
邺无双道:“找夫婿麻烦吗?”
“不算麻烦。”
“那我要自己找!”
邺沛茗很是欣慰,然后道:“既然不麻烦,还是让我们帮你找吧!万一你遇到一个不好的,欺负你怎么办?”
“……”邺无双觉得邺沛茗是在拿她开涮。
第148章 科举
正旦的大朝会上,邺沛茗接连颁下了几道诏令, 先是改元“泰安”, 随后又将金陵作为陪都, 金陵的皇宫便命名为福宁宫。
虽然有不少声音希望将邺都也作为陪都, 毕竟他们认为邺氏的起源正是源于此, 不过邺沛茗考虑到邺都如今的地位甚至连长安、幽州都比不上,便没有采纳。
虽然之前也有人主张定都金陵, 但是邺沛茗还是相中了洛阳的战略位置,定下了洛阳来。
改元后, 邺沛茗又将紫微宫的一些宫殿以及宫门的名字给改了, 毕竟是新朝代了,有些象征性的东西虽然不能毁了, 可是名字却是改得的。
乾元殿被她改成了文德殿,大业殿改成垂拱殿,她和陈沅岚搬到了后面的紫宸殿。文德殿依旧作为大朝会和朔、望参官上朝时的地方, 常朝也还是在宣政殿,不过邺沛茗又设了三品及以上的重要官员奏事的地方为垂拱殿。
与此同时, 江勋认为天下读书人在进士及第后常常与考官称师生, 这无疑是加重了考官在举子心目中的地位,有结党营私的可能。故而应增设殿试, 由皇帝亲自考校举子,只有通过殿试才能最终获得功名,称为“天子门生”。
邺沛茗觉得江勋的脑筋还是不错的,便宣布了二月春闱之后, 增设殿试一场科考。从明年的秋闱开始也增设武举,相关的要求会在完善后公布。
当然,除了科考上的政策外,还有教育上的政策。
容国立国后根基还是太浅,人才凋零。虽然邺沛茗一直都很注重人才的培养,不过因之前的环境约束,除了太学和国子学外,其余方面的知识都式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