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们自然是未能如愿,如今邺沛茗在外征战,要平定天下是三岁小儿都知道的事情。更何况上次邺沛茗凯旋时,他们也见识过她了。
不过因为多了这么多神化她的话,见过她的人为了吹嘘自己的幸运,便也夸大其词,渐渐地,他们的脑子里的邺沛茗的形象,倒是越发神圣不可侵犯了。
因陈沅岚医术高明,又命人办了许多救济机构,故而她也被人吹捧为仙女转世。加上她时常出手为百姓诊治,博得了不少好名声,一部百姓正是冲她来的。
不同于府外的热闹,府内还是颇为安静的,毕竟陈沅岚跟常氏谈话的时候,也没人敢打岔。
常氏是见过陈沅岚的,而且还时常能看见她,正因为清楚陈沅岚是个好相处的,故而她才同意嫁给邺思洵。否则以她的条件,她完全可以将不良于行的邺思洵先排除出夫婿候选行列。
她也打听过了,邺思洵的品性不错,否则邺沛茗也不会收他为义子,毕竟若是要报答救命之恩,可以有许多种方式。
加上邺沛茗和陈沅岚感情和睦,身边又没有别的姬妾,邺思洵若不想讨嫌,很大概率也不会讨妾侍回来——她虽不善妒,可也不喜欢自己的夫婿三妻四妾。
最重要的是邺沛茗似乎有重用女子的作为,她若是当了邺沛茗的儿媳,从另一方面来说,她有更多的机会去获得她想要的。
旁人可不知她这么多心思,她爹也不过是因为邺思洵是邺沛茗的义子,他才入了他的眼罢了。
陈沅岚对这对新人祝福了两句,随即又想起什么,对邺思洵道:“我知世人中,像你爹那样只忠于我一人的人很少,我也不要求你能做到不纳妾,不过,还是希望你能好好待新妇。”
邺思洵连忙道:“我不管世人如何,我只知,爹对娘忠贞,是我的楷模,我该向爹学习,故而我定然不会纳妾,只一心一意地对青娘好!”
许多纳了妾的宾客的眼神都有些飘,同时心中也嘀咕,陈沅岚哪有这么当人娘的,哪个娘亲不是盼着儿子的女人多,好为自家开枝散叶的?她反倒以邺沛茗的举止来约束儿子……
常青因为陈沅岚这话为她日后挡下了许多麻烦而感动不已,将来邺思洵的身边若真的没有妾室,难保会有人说是她善妒,不让邺思洵纳妾。如今当着众人的面子,陈沅岚将这个坏人当了,日后便不会有人将原因归结到她的身上来了。
故而新婚之后,她侍奉陈沅岚十分尽心。陈沅岚的身边多了一个可以陪她聊天唠嗑,又能探讨学问的人,别提多舒心了。
邺瑶感觉到自己似乎被冷落了,不过也没有太委屈,毕竟她的年纪也不小了。既然自己选择了走另一条路,自然不能像寻常人家的女儿那样在娘亲当个娇柔的孩子。
她除了当值,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办,特别是邺沛茗将叶克幼子叶榛、齐仲长子齐延平、宋庆柏之子宋博文、石大明之子石天高、长孙洲幼子长孙宁都扔到她的身边来了,她与他们也打成了一片,平日偶尔也会一起出去踏青。
邺沛茗将他们扔到邺瑶的身边,用意十分明显,毕竟“父辈”的关系如此紧密,子辈也不能差。
而他们若想让儿孙也荣华富贵,一些好的机会自然也得牢牢握住。这几个少年都是早年在军中磨练过的,心性自然不会还像孩童,对于利弊也有了一定的认知。
至于让他们中的一人去娶邺瑶?他们可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邺瑶明摆着就不是能吸引他们的那类大家闺秀,她的手上沾过血,杀人也是毫不眨眼的那种。说她和邺沛茗一样心思难测倒也相符,他们也不愿意娶这样的女子回去,他们可驾驭不了她。
故而陈沅岚有些发愁:“日后难不成还得找个柔弱的郎君给瑶儿?”
第139章 取字
前方捷报不断传回朝中,本该是喜事一件, 可宫中却一片愁云惨淡。周督茂本就不必说了, 他本就知道自己这位子坐不久, 加上邺沛茗声威日益升高, 在一些人眼中, 他反倒成了碍事的那一个。
而保皇一派还在挣扎,可是街上连刚会说话的小儿都知道邺沛茗是天帝之子转世, 是来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的。邺沛茗又大权在握,他们除了日常在纸上讨伐一二, 又能有什么办法?
邺沛茗在攻下毫州、宋州后, 又兵分三路,一路向西攻城掠地, 一路向北,趁魏博那边分裂搞混乱,她去当渔翁。
邺沛茗锐不可挡, 而朱梁则是挽不住颓败之势。
这时,金陵传回消息称太上皇后朱氏病重, 召邺沛茗回去觐见。眼下前方也不必邺沛茗亲自坐镇, 她只需在后方指挥便可,于是她便受了命令回金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