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走出世外gl(280)

作者:方便面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宋庆柏自身是属于勇猛类型的人,对李思洵这样长得清秀,但却胆大心细的人也十分喜爱,故而在他无意识中向邺沛茗推荐了去。

邺沛茗问:“可还在亲卫都?”

“在!”

邺沛茗颔首:“好,年少有为,勇猛刚毅,伤好后可愿意到我身边来?”

李思洵和宋庆柏俱是一愣,旋即李思洵咬着牙从床上下来,行礼道:“属下愿意!”

到邺沛茗的身边,虽然依旧是亲卫,可却多了一个含义:

就如同入朝为官,必先到地方走一遭,方能受大任。到邺沛茗的身边充当亲卫,即使连一个手下都没有,可却是邺沛茗的亲信的表现,若表现得好,将来还会被委以重任。

无论是钟昆山还是谭景山,一开始都是邺沛茗的亲卫,而如今,钟昆山已经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谭景山也代替钟昆山成为亲卫都的副都指挥使了。

当然,也并非每一个当了邺沛茗的亲卫的人都可以到达那个地步,这得看各人的修行。而邺沛茗看中李思洵年轻,还有学习和晋升的空间,加上她隐约记得谭景山确实提及过他,所以她愿意给他这么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

第125章 北伐(三)

邺沛茗和徐知行胶着之际,朱光卿攻克明州、马锋攻克睦州的捷报传来, 振奋了军心, 士气一下子大涨。邺沛茗趁着士气大涨, 对越州发起了进攻。

徐知行得知明州、睦州失守, 他的养子徐廷芝被杀, 悲痛之余也明白邺沛茗的军队如今士气大涨,若是此时再不撤退, 等邺沛茗的三路兵马都汇聚,他便再无退路。

此时他的部将、幕臣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辩, 一些人认为徐知行该向朱徽求救, 另一些人则认为让朱徽的兵马渡过长江边是引狼入室,届时即便击退了邺沛茗, 吴越也真正地成为了大梁的地盘。

而在这一场争执中,除了驻守在杭州的徐廷翰以外,庶子徐廷潮和三子徐廷光分成了两派, 徐廷潮希望能向朱徽求救,而徐廷光自然是反对的, 为此兄弟俩各领一队, 阵营分明,令徐知行大怒。

而睦州的马锋休整三日后, 攻克杭州的富阳县,徐廷翰不得已向徐知行求救。为防马锋攻克杭州,对徐知行进行包围之势,他只能下令撤兵。

邺沛茗在朱光卿到达越州后一鼓作气, 攻克永兴和马锋汇合隔着富春江,对杭州形成围困的威胁。

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眼下邺沛茗的兵力便有十二万,其中一万余人是马锋从睦州招降的,还有一万七千人是从明州招降的。

当时朱光卿率兵到达明州后,虽然双方势均力敌,但朱光卿兵器精良、粮草充足,一番交战后,明州落于下风于是关闭城门。

朱光卿围城半月,派出人数次劝降,加上明州去年才遭逢天灾,此时城内流民众多,于是他挑唆流民闹事,明州城内大乱,明州刺史便打开了城门投降。

邺沛茗没有杀掉那明州刺史,反而还让其继续为明州刺史,同时请周督宁为其封官加爵。虽然只是一种荣耀,并无多少实权,但也足以收买人心了。

受明州刺史影响,徐知行的底下有不少人动摇了,尤其是在诸子争夺不休之际。

一直以来徐知行都打算以嫡长子为继,但是徐廷翰参与的几场战事都以失败告终,故而徐知行只能让他守着杭州,处理政务。而本来声望颇高的徐廷翰也正因此而渐渐受到了非议。

嫡次子徐廷光和庶子徐廷潮一直领兵在外,虽然也有战败,但是在早年也打过数场胜仗,他们见徐廷翰地位不稳,心思便活络了起来。

徐廷翰大抵是察觉到了弟弟们的异心,所以对待他们也更加猜疑,兄弟间离心,让徐知行烦恼不堪。

徐廷潮因战败而发现了机会,他打算通过向朱徽称臣,希望朱徽能出兵相助,如此一来也可顺利替他拿下吴越的王位。

他的信还未送出去,便被邺沛茗的细作截获,邺沛茗利用此次机会,派人到杭州和徐知行谈判。明面上是谈判,也无进攻之举,实际上是潜入杭州,将截获的信透露给徐廷光。

之所以透露给徐廷光是因为徐廷翰虽然厌恶徐廷潮,却因不想令徐知行觉得他手足相残而不会轻易对徐廷潮出手。可徐廷光便不一样了,他性格较为乖张,野心不够明显,相较于徐廷潮,他还是亲近徐廷翰的,所以一旦让他发觉徐廷潮的打算,他必然会出手解决徐廷潮。

而为了加速矛盾的爆发,邺沛茗又派人布置,让徐廷潮以为自己的信被徐廷翰截获了。而为了自保,他不得不先发制于人,会加快部署的准备。只要他动了,那便是给了徐廷光证据,徐廷光必然会更加干脆利落地出手。

上一篇:小司农gl下一篇:反派渣A重生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