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妃的意思是,邺家的年轻才俊中可有适龄、未曾婚娶的才俊?”
邺氏的族人虽多,但是真正让邺沛茗记住并认可的族人便只有二叔父邺成及、三叔父邺成诚,而邺成及、邺成诚各有儿子两人,其中邺成诚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加冠并且成婚,所以只剩下邺成及的两个十六七大小的孩子。
越王太妃既然有备而来,自然会知道这两个人选,邺沛茗想拒绝都困难。
“这次王太妃是将此事摆在了明面上说的,若拒绝了会不会落下什么话柄?”陈沅岚问道。
邺沛茗以“此事还得与我二叔父说”将此事暂时揭了过去,回来后便与陈沅岚说了。她认为陈沅岚比较了解越王太妃,或许可以从她那里得到什么解决之道。
“或许会。”她刚成都督,越王便打算结亲,若她不答应,便无疑是告诉别人,她不将越王放在眼中。可她也做不到当个封建大家长,自己拍板决定了年轻一代的未来。
“那还是与二叔父说一声,召来知哥儿跟宁哥儿,问一问他们吧!”
“那此事便交与沅岚了!”邺沛茗怡然道。
“此等大事,怎可交给我?!”陈沅岚嗔她。
“正因为是大事,所以交给你处理我才能安心呀!”
“你就不怕我把这事搅黄了?”
“且不说我相信你能妥善地处理此事,即使你搅黄了,那也代表了我的态度。别忘了,你我是一家人,是我不可或缺的存在,你的态度便是我的态度。”邺沛茗说着,握着陈沅岚的手亲昵地亲了亲。
陈沅岚的心跟灌了蜜糖似的,将此事应下来。邺沛茗又道:“过两日我想办一次宴饮,若我不办宴饮,请他们过来庆贺一番,他们想必心里会有些遗憾。”
“我也替你张罗去?”
“不必,你专心处理王太妃交代的事情,办宴饮的事情我来准备就可以了。”
既然邺沛茗都交代了,陈沅岚心里就没多在意宴饮这件事了,她将邺成及的夫人、她和邺沛茗名义上的二婶请到刺史府来赏菊,而后旁敲侧击地提及邺知、邺宁的婚事打算。
邺二婶自然老实地回答,自邺沛茗升了官,将她那些亲人认了回去后,邺成及的地位邺在提升。后来邺沛茗交代了他去办许多重要的事情,他的身家顿时倍增,再也不是从前那个需要经常东奔西跑的小商贾了。
不过商贾的身份依旧会被人看不起,所以邺二婶是削尖了脑袋想让邺成及请邺沛茗帮忙转换一下他的身份的。不过邺成及为人精明,又从邺南的话中知道邺沛茗的态度,所以就不曾做这种事。
眼见让邺成及摆脱商贾的低贱身份是不可能的了,她又将希望放在了两个孩子的身上。
长子邺知也才十七岁,从三岁开始就被她强迫着读书,不过他资质不够好,上次邺沛茗“招贤令”考试中,他便被刷了下来。邺沛茗不会有半分私心而录用他,所以他至今依旧一边读书一边在家中帮邺成及的忙。
次子邺宁十五岁,性格顽劣,不爱读书,也不在乎功名,活得潇洒恣意,让陈沅岚想起了曾经的邺沛茗。不过她想,邺沛茗可比他安静、省心多了。
这俩个孩子,陈沅岚自然是首选邺知,她斟酌过后便向邺二婶透露了越王太妃的意思。邺二婶又惊又喜,连忙回去与邺成及商议。
邺成及比她冷静多了,知道这件事不一定是好事,便道:“此事你切莫与外人提及!”
“为何?郎君,若知哥儿娶了那苍梧郡主,便是皇亲国戚了,地位可谓是扶摇直上,日后想要当官也容易啊!”邺二婶道。
邺成及骂道:“妇人之见,让知哥儿跟我去见北哥儿!”
邺知也知道了此事,老老实实地跟邺成及去见邺沛茗和陈沅岚。邺沛茗见兜兜转转地还是回到了自己这里,有些哭笑不得。
“我只问知哥儿,你可愿娶苍梧郡主?”她问道。
邺成及想插嘴,但是陈沅岚示意他别着急,他就按捺了下来。邺知闻言,垂眸沉思了一会儿,这事在他来之前就知道了,也从那时候就开始分析利弊。身为商人,他很会清算账目、权衡利弊,他也知道邺沛茗的处境和越王的意思,就分析而言,目前他接受这桩婚事才是最为有利的。
他点了点头:“我听大哥的。”
邺沛茗道:“我不需要你在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听我的,你只需问自己,是否想娶她。她或许是一个不够美貌,性格刁钻、脾气古怪、不好相处的人,你是否能接受未曾见过面的女子与你相伴一生?”
邺知只犹豫了一瞬,仍旧坚定地点头:“我不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