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司农gl(157)

作者:方便面君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此处看起来是有主的,不过这牧场这般小, 马驹也少,想来是养来运货的。”邺雨道。

邺雨的卫士沉默了片刻,小声道:“县主, 此处是大名监。”

邺雨登时便睁大了双眼:“大名监?你说邺都的牧监大名监才只有这么点地和这么点马驹?”

邺婴之也惊诧地向外看去,要知道容国马政兴盛,京畿附近的牧监便有十六个,还有各地的牧监。据太仆寺上报的马匹便有二十余万匹,饲马兵校有一万六千多人,可这大名监怎的只有这么点马?

和普通马市以及百姓家中养的马不同,这些牧监的马多为战马,眼下西北战事一触即发,正是需要大量马匹的时候。

“你去打听一下是怎么回事。”邺雨很快便镇静了下来,吩咐那卫士。

卫士得令走到附近的田地里找到了一些正在歇息的农户,他身着短褐,农户并没有瞧出他的身份来。卫士有心打听,农户也没有多想,很快便告知了他不少邺都的事情。

邺都虽是陪都,不过容朝的陪都甚多,有西京京兆府、南京金陵府,邺都大名府算是“北京”。

京兆府则因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将至定为都城或是陪都而大肆建设,虽然后来在战乱中遭受不少破坏,可天下安定后它也慢慢地恢复了繁荣。

金陵府则是太上皇称王之处,又是贯通南北的要道,故而是地位仅次于洛阳的都府。

相较于它们,邺都也算不得有多特殊。

正因为朝廷越来越不重视邺都,故而便使得一些官吏懈怠了起来。后因不少宗亲和豪门子弟纷纷到京畿附近置业,但是京畿一带土地有限,又收到朝廷的严格管控,而选择邺都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名牧监曾经有一千多顷牧地,从南乐镇到洹水镇的大片地方都是草长莺飞的牧地,每年三月战马会放到这些地方放牧,直到九月才归还军中。而除此之外,牧监也会按要求牧养战马。

大名牧监因离边镇很远,边镇的马匹并不会送到这儿来牧养,只有附近驻守的戍兵会将马送到大名监来牧养。

宗亲和豪门子弟盯上了邺都广袤的田地,于是仗着权势通过各种手段侵占牧地,再将牧地改成耕地租佃给佃户以取得更大的利益。

上千顷牧地便越来越小,至今只剩下三百多顷。至于戍兵的战马去何处牧羊,还有旁边的洺州等州府也有更大的牧监。

邺雨皱着眉头:“牧地少了一大半,太仆寺难道不知道吗?”

邺婴之忽然想起温善不仅是一次提及耕地之事,江淮两岸、两浙的围湖造田是其一。而因同样的原因,不少山地、牧地也都被用作耕地,使得一些地方的人越来越多,耕地也越来越多。

有些官吏为了政绩,则会对此等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更别提此中涉及宗亲和豪门子弟。

可毕竟侵占牧监的牧地来开垦,终究是开垦无主荒地,或围湖造田不同。

邺婴之问:“都有哪些宗亲和官户呢?”

“以蒙山伯为首,有十数家官户牵涉其中。而蒙山伯有父兄撑腰,即便是大名府尹,也得退避三分。”

“蒙山伯,谁啊?”邺婴之一脸茫然。

邺雨也没什么头绪,没有生活在洛阳,平日又鲜少往来的宗亲,她实在是没什么印象。

“蒙山伯为利城侯次子,也是汝国公之孙,而其兄长沂山伯为宁化军知军。”

提及汝国公,邺雨便想起来了。而邺婴之小声地问了句:“是哪位伯叔?”

邺雨翻了一个白眼:“汝国公是阿翁的堂叔,利城侯便是阿翁的从兄弟,与我们已经是五服之外的了。”

邺雨的阿翁与邺婴之的太翁是兄弟,故而这辈份和关系也是差了很远去了。

邺婴之琢磨了片刻,有些恨得牙痒痒的:“我等在京畿尚且不敢仗势欺人、这些宗亲倒是胆子肥!”

“要不我们写信告知圣上?”

邺婴之虽然气愤,可此时却算是冷静,她道:“此事朝廷未必不知,而且我们也未曾查明这前因后果,不能妄动。况且我方才知沂山伯为宁化军知军,眼下西州回鹘和粘八葛部蠢蠢欲动,宁化军在陇右,即使姑祖母知道了此事,也未必会立刻处置,毕竟担心军心不稳。”

邺雨闻言,甚是诧异,她与邺婴之相处甚少,以前只听说她不少闹出来的糗事和笑话,可如今相处得越久便发现她似乎大为不同了。这种不同倒不是突然改变的,而是上次游历回来面见太上皇之时,便已经有了迹象。

“那我们要如何做?”邺雨并不因为邺婴之的年纪比自己小,便端着架子。

邺婴之虽然有初步的思路,但却习惯性地寻求帮助。她首先想到若是自己与邺纯之一路,或许邺纯之有办法。可她若真的跟邺纯之一起到邺都,也不会经过牧监,更不会发现这些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