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番外(274)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得了这等利国利民的法子,黑娃没有耽搁,当日就递了牌子进了宫。

看见忠勤伯带来的这四册书,夏洪棣很感兴趣的抓起来立马看。

第一册 《海洋食物的食用大法》,上面是翠花整理出来的,关于海鲜的

保存方法以及海洋植物的花样吃法。

后面三册就是胡老爹带来的,看得夏洪棣眼睛发亮,他对后三册书的兴趣更大。边翻边问:「这些可都试过了?」

「陛下,这些鸡鸭鹅,臣的岳母已经孵化了数千只,吃蝗虫长得可快了,两月不到,都上了三斤重,地龙是最近一月,臣的岳丈养出来的。

臣的岳丈说,如若百姓能不费太多的粮食,都能养活这些家禽。那吃蛋肉就可以省下不少粮食了。

他们人微力弱,愿意将此法子免费教予大夏朝所有的百姓,愿我大夏朝百姓少挨饥荒!」

「好!好!好!爱卿不但每每朝廷有难都能想出妙计,家中女眷更是女中豪杰,能生养如此女中豪杰的父母也非同一般啊!」

这会,夏洪棣可不再吐槽忠勤伯夫人的妒妇品性了,别以为他不知道,要说做吃食这些,肯定是人家袁夫人的主意,几个男人懂这个?

等黑娃出宫的时候,皇帝让太监去了大梨村,给胡家颁奖:赏赐御窑出品的粉彩瓷一套,黄金一百两,并特敕了张氏七品孺人的封号。

胡家人虽然知道这法子上达天听后,肯定给他们家或多或少一些奖励,可谁也没想到,奖励会这么大。

「当家的,娃他爹!这,我这不是在做梦吧?我成了七品孺人了,还能领俸禄的那种?」宣旨太监都走好久了,张氏都还没回过神来。

「没做梦,这下好了,老太婆,你可是咱们胡家唯一一位吃皇粮的呀!」

「这陛下也太大方了,我,我也没做啥啊,这孵小鸡算啥大本事?」

张氏高兴的快语无伦次了,她万万没想到,活到这把年纪,还能遇上这等美事呢。

赵三娘和钱阿兰也替婆母高兴,他们胡家也总算是区别于普通农户了,家里小子闺女以后说亲,也更体面啊。

不提胡家人有多高兴,翠花和黑娃都替他们乐了半天,虽说点子是他们夫妻出的,但是辛辛苦苦执行的,还是老两口啊。

隔日,朝廷典牧署的官员就来了大梨村,他们不但要学习这提炼出来的养殖大法,还要从头到尾跟着走一轮。

只有等他们学会了,才能做成标准流程告知天下百姓,这等利民之事,典牧署官员也很上心,谦虚请教,都恨不得住在大梨村。

大梨村的村民很快就知晓了这消息,大多人还是挺为张氏高兴的,他们不但是伯府的邻居,也是敕命孺人的乡亲啊!

蜀地来的老村人,个个红光满面,论亲近,还得是他们呀,现在大梨村的这些人,看着他们逃荒来的老村人都尊敬得很,他们日子过得比在下游村那会强上多少倍了。

亲近胡家的人,为张孺人高兴,京城捐了不少粮食的富商夫人们却都酸了,虽然张氏不过是最末等的敕命孺人,但是,谁会不稀罕这个?

第一百六十四章 太子妃人选落定

除了官员们主动捐粮,皇宫内的娘娘们也不会落下,高皇后看过《海洋食物的食用大法》后,直接让沿海的蚝油坊停止做蚝油,改为海产品加工坊。

昆布、紫菜、海藻、海石花等海洋植物,只需要洗净后反复晾晒成干即可。

海鱼被抹上粗海盐,做成咸鱼,生蚝的蚝肉也被晾晒成干,虾,各种贝类,都被做成了干货,便于保存和运输。

几十个蚝油坊,放开了的收,做好后,统一放入仓库,等待被朝廷调配。

其余妃嫔们没有高皇后这么财大气粗,纷纷把自己的私房银子或者没有内务府标记的首饰给捐了出来。

连选秀走到最后的一百多位秀女都不甘落后,纷纷表示,她们的家族愿意尽一份力。

甚至为了争夺太子妃之位,暗暗较劲,不断提高她们想要捐献的数额。

这届的秀女们,从住进储秀宫就没少被为难,她们不但要面临宫里嬷嬷们的挑剔选拔,还要时不时遭受来自太子的考核。

从「胆大心细」到「积极乐观」「智慧通达」等等,层出不穷的题目,如果这是大考场,真是把人考得糊得不能再糊了。

本以为上轮选秀后,加了膳食这个功课,贵女们应对皇家考试应该顺遂了,可今年居然又有所不同。

三个月时日一过,剩下的,也不过才一百多人,勋贵、世家、官家女郎占了九成,普通百姓出身的,仅剩一成。

听到这群秀女竞价一般的捐粮,可把伴读六人组给乐死了,难道她们以为,太子妃之位,粮多者得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