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一个月的内部装修,这片大夏朝,生活最便捷的豪宅就要竣工啦。
绿化带上的花木活得好好的,蝗虫来的那会,黑娃可是让人把这种树都给遮起来了的,还派人驻守抓虫,不然
,光秃秃,只留个树干,观之都要大打折扣。
这回,瓷砖不但用到了茅房和灶房,颜色和大小也有了很多的选择,水泥地上铺砌的瓷砖,有黑色、灰色、白色、米黄色等。
瓷砖除了颜色,还有绘制的各种图案,四张瓷砖能拼出一朵完整的花型出来,这些花团锦簇的瓷砖,往待客厅地面一铺,端是一个富贵逼人。
与大夏现有的四合院不同之处,还在于,忠勤伯对于房屋的采光要求很高。
给四座三进大院的书房,开了大窗,窗户还用上了琉璃,虽然这个朝代的琉璃还不足够透亮,但比起窗户纸,强上百倍啊。
一进的四合院,成本控制问题不能这么奢侈,但是,还能给书房屋顶装多几片琉璃瓦,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屋内的光照度。
女主人房,贴心的忠勤伯,还给设置了衣帽间,复古衣橱,用的是黄花梨,既有现代的便利,又有古韵的审美。
马桶也升级了一次,抽水的马力更强,蓄水量更大,还配置了冬日皮毛套,保证不冻屁股。
南大师和季大师来看了几次,都表示想买,这对养老的人来说,便利可比什么都强啊。
这日,翠花接到一个奇怪的帖子,拜见袁文武,她家老二的,仔细一看,又是一个老熟人啊。
恰好隔日就是,儿子们的放假日,翠花让门房回复,让古大少第二日过府来。
古大少也没料到,忠勤伯府的门居然这么容易就进了。他也是想了好久,见翠花这个妇人不妥当,拜见忠勤伯又没交情,最后,居然想到的,就是他的吃货小友了。
袁文武兄弟俩又领着几个大小伙回府蹭饭了,听闻古大少前来见他,挑了挑眉,他还记得当年,这位爷,为了一口吃的,搅动了半条江啊。
再次见面,古大少恍如隔世,这位穿着锦衣的少年,就是当年那如数家珍般给他报菜名,馋哭他的胖小子。
「宁江古应文见过袁二爷!」很是恭敬的给袁文武行礼。
「古大哥,好久不见,快请上座!」少年含笑着,落落大方,请客用茶。
「袁二爷客气了,可不敢当您一声大哥!」
「哎,古大哥,咱们一码归一码,当年,你不但免了我家船资,我们也跟着你吃到了不少美食呐,我娘还赚了你不少银子!对我们来说,那段旅途因为有了古大哥,过得十分有趣。」
「呵呵,您不怪罪就好,当年,也是托袁夫人的福,吃到了众多美食,咱们这个美食节,每年都还在开呢,人气可旺了!」
说起这个,袁文武也是兴趣浓厚,和古应文聊了半个时辰,换了一盏茶,吃了一些小饼。
「古大哥,不知你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袁文武觉得,和此人相交,也算是如沐春风,他应该还算知情识趣的那种,便主动开口问道。
「实不相瞒,这次前来,确实有事相求,事情是这样的」
等古应文说完,袁文武摸了摸鼻子,嘿嘿,这事,不算难。
他点头:「这事我会告知我父亲,古大哥,你留下来用个便饭,我得了消息后再告知你。」
求人办事,可不敢留饭,虽然他有点馋袁府的手艺,还是一再推辞,留下厚礼回了客栈。
太子今儿也来蹭饭来了,宫里要守孝三个月,都把他们这几个小子给素得眼睛都绿了,早就和袁夫人打了商量,希望来她家吃顿有肉味的素食。
听到有人走袁文武的后门,一群人也没笑话他,津津有味的听了一会他和古大少当年的结识过程。
「就是那个吃童子尿蛋和活珠子的宁江府么?」太子想起当年的书信,这地的两种食物给他留下过
阴影。
「嘿嘿,殿下,您记忆力可真好!」
「不是孤记忆力好,而是当年被你那信你描述得,给恶心了半天,至今没敢忘!」
哎,年幼无知啊,妥妥的黑历史。
不过,太子接了这活儿,表示会告知皇帝,让这船商家的娃能考科举。
说完这话,大家都眼巴巴的等着翠花上菜呢。
除了皇家,官员和百姓是不需要如素的,但是因为有太子,翠花是不会挑战古人的神经的,素菜嘛,她会的也不少呢。
茄子鱼:茄子去蒂去皮,切厚片,打几个鸡蛋液,把茄子放进去,每一块茄子都要均匀的裹上鸡蛋液,放入油锅里用中小火炸制两面金黄色。
另起锅烧热,放入适量油,放入葱蒜大料炝锅,放醋、酱油翻炒片刻,把炸过的茄子放进去翻炒均匀,放入少量的水,放适量盐调味,再放一小勺糖拌匀。盖上盖子转小火炖半刻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