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摇着脑袋:“咱们附近几个村的人死是死,跑的跑,哪里还有啥子本地人哦,我们都是去年才搬迁来的,现在这个镇,估计也没几个本地人。”
客栈老板附和:“是啊,是啊,客官,我们都是从外地来,走到这里花了半个月时间呢!这附近几个镇也差不离。”
黑三他们几个相互傻眼,看来,伯爷家的老家人很难找到了。
几人租了一辆骡车,带着老头子,先去上游村探探路。
这会田野里到处都是绿油油,开春下了雨,迁移来这个县的农人也都分到了田地,十有八九也种上了稻谷,人气正在缓慢恢复中。
那个曾经和下游村结成死仇的上游村,现在也住着迁移户们,都是异乡人,两村又隔得近,大家相处还挺融洽。
在上游村找了户人家借住了一晚,第二天老头子就带着黑三他们进山了。
大青山和小青山那年被山火给烧光了,草木灰把山里的泥土养得肥肥的,杂草长得很旺盛。
新来的县太爷,还要求他们两个村的村民,在两片山上栽种了树苗,好些已经有了一人多高,再过五十年,大青山和小青山又能恢复到从前模样了。
爬了两个多时辰,才爬到了二峨山山顶,昔日的农家小院早就破败不堪,山顶也就这么一户人家,不用说,这必定是牛大妹娘家了。
进了院门,惊喜的众人发现,这个院里还有人晾着衣裳,有生活过的痕迹呀!
敲了半天的院门,紧闭的房门才打开,探出来两个小脑袋,一个看着有八九岁样子的小小子,一个看着五六岁大的小丫头,小小子很是警觉,看着这群陌生人,眼里有些害怕。
“你们是谁?来找哪,哪个?”嗓音都有点发抖了,还在暗自镇定。
黑三忙回答:“我们来找牛老犟一家,我们是牛老犟女儿牛大妹请来的,不知道你们认识不认识牛老犟啊?”
小丫头眼里发出惊喜的亮光:“哥哥,是姑姑,是姑姑!”
小小子却瞪了她一眼,对黑三他们几个说:“我们凭啥子相信你们?”
黑三没料到一来和他们打交道的是两个孩子,只得耐心的说:“我们这大老远的来找你们,不是亲戚,谁能知道这些呢?把你们家大人叫回来,一问就清楚啦。”
当然,人家牛大妹还是给了家里所有人的名字的,黑三记性不差,说:“你大姑给过我们的你家里人的名字,你家还有一个奶,牛老犟的大儿子叫牛栓子,二儿子叫牛柱子,牛栓子有两个娃,牛柱子家有三个娃,你看对得上不?”
小小子听完黑三的话,思索了一下,总算是相信了,低着脑袋说:“我家大人全死了,现在就剩我和我妹了,牛大妹的确是我们姑。”
虽然早也料到这留在老家的人,多半没个好消息,但是这牛大妹娘家的大人们也太惨了,死了十口人呢。
等黑三几人进了院子后,小男孩,大名牛长水的小家伙,给大伙解释了他家情况。
因为他家祖奶奶不同意逃荒,牛老犟,只能带着老婆和两个儿子一家,躲在二峨山上生活,但是灾民们饿急眼了,大山就成为了猎场,还和他们家起了冲突,这群人才不管地盘归属,哪里有猎物去哪里。
甚至还打上了他们家的主意,那天晚上,他带着自己妹妹牛喜儿,在深山里挖野菜,迷了路,回来都半夜了,等他们进了院子才发现:家里人全部被杀了,粮食钱财全都没了,甚至连死人的外衣都给剥了。
“我和妹妹不敢在家住,在山洞里躲了半个月,爹娘他们的身子都臭了,看着那些灾民都离了山,才回来.....”
“我带着喜儿把家里人都挖坑埋了,呜呜,那群人好可怕,我们都不敢下山去,大多数时候都在山洞里面生活,我爷以前在山洞里放了很多盐巴和锅碗....”
“挖草根煮野菜吃,还学着打猎物,就这么过了半年才回来家里,今年朝廷给我们发了不少救济粮,我和喜儿才吃上了饭....”
牛长水边说边哭,俩娃看着瘦的皮包骨一般,手跟鸡爪子似的,原来他都十岁了,牛喜欢儿也七岁了,黑三他们赶紧将自己带的干粮给孩子垫吧一下。
黑三给他们讲了下游村人的逃荒过程,还有现在一行人都在京城附近的村里安家落户了。
牛长水好奇的问道:“现在都不灾荒了,我姑家怎么不回来哩,现在山上猎物又多了,能吃饱肚子了。”
黑三只得说:“京城的土地更肥沃呀,你姑家现在顿顿吃白面馒头呢,你姑父家还开了个皮货店子,日子好过着呢,所以才让我们来接你们去京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