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番外(106)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李管家对这个新词还有点摸不着头脑:“高端市场?”

“嗯,就是我们卖给有钱人,你让大伙把包装做得更好点,或者想想怎样把面条做得更漂亮,比如做成彩色的呀,或者加点鸡蛋和面啥的,和何管事好好说说。”

何管事被翠花叫来一阵低语,然后找到了朱寡妇,把面条的创新任务交给了她,有大厨工作经历的人,对于这个更拿手。

两天后,袁府挂面坊开除了四个媳妇子,原因也告知了众人:这几个将主家的做面条手艺外露了。

这四个媳妇子泄露的对象都是自家娘家,婆家啥的,家里人一琢磨,这事大有可为。

然后市面上就被折腾出来了不同长度细度的挂面,他们走的是散装路线,挂面的热度还没退却呢,供不应求。

这个做出乌麦混合面条的媳妇子,还把这挂面卖到县城的面馆里,能耐还不小。

不过这四个媳妇子被三个村子的人群嘲,众人都为袁府打抱不平:

“这良心大大的坏了,你说,这老苟家的儿媳妇,之前在婆家都过的啥日子?现在一个月能挣近一两银子的工钱还不知足!”

“怎么不知道,这老苟家成天让她当牛马,就没个停下来的时候,在挂面坊做工不比她在家强么?”

“你都说她在家这么不拿事儿了,可见,这背主也不是她能做主的呗!一家子坏水的玩意儿!”

“可不是嘛,你说这些人咋想的?住着从袁家砖瓦窑买的砖瓦房,佃着袁家的地,赚着袁家的工钱,还敢砸袁家的碗!”

“李管家说了,这背主的,以后她们家,还有她们娘家婆家的人,一律不用,地也不会租给她们了。”

“没给送官府去就很够意思了,我悄咪咪给你们说啊,人家袁千总可是新皇的心腹呢!”

几人把耳朵凑上去,也低声问:“啊?说说,怎么是新皇的心腹了?”

“这水泥路知道吧,听说就是这个袁千总折腾出来的,你想咱这官道修成这样,说人家大黄江以南的地方,官道全修通了,这给新皇赚了多少银子啊?”

众人惊呼:“这,这也太能干了吧,我的娘哎,那袁府可真是太厚道了!”

大伙议论纷纷,大多数村民还是很正义的,谴责这些背主之人,袁家的好名声又多了一层。

被开除的几人,因为挂面好卖,也迅速攒了些钱,搬去镇上或者县城住了,实在是每天听闲话听得够够的,且嚣张的想,有钱哪里不能安家做买卖?

俩头听说此事后很气愤,纷纷嚷着要去打人家的小孩给娘亲报仇。

“娘,为啥不给她们送官府去,泄露主家的秘方可是要治罪的!”大头不解,这事为啥轻拿轻放。

“应该让她们赔钱,用咱家方子赚她们自家的钱!”二头也觉得不合理。

“咱家庄里一年才产多少麦子呀,咱做两三个月估计就能卖完了!”翠花给娃解释。

“卖完了,那咱们再从农户家买些麦子回来做挂面卖呀?”

“那我们不就成了商户了么,你们以后还怎么科举呀?自家种的粮食自家加工的,放在你们家公的铺子里卖,咱家还是耕读之家呀!”

“这还关咱科举的事啊?可是朝廷为什么不给商人科举啊?”

“这个你们找范先生去,先生给你们解释。”

“最重要的是啥呢,咱这挂面也不是什么多复杂的技术,聪明的人一看就能学会呀!”

“别人学的和咱自己的人泄露的不一样!”老大很会抓重点。

“嗯嗯,老大说的很对,不过,咱也没和这些人签保密契约呀,这也是咱的失误不是?”

两人对翠花的解释一知半解,找范先生纠缠去了,一致认为:娘亲毕竟是个妇人,太仁慈了。

在范先生对科举制度的一通解释后,两人才没闹腾,不过人家还是给他们朋友去信告状了,就是不想吃亏。

皇后这些天实在无趣,听太子讲了这事,还把翠花宣进了宫里。

“免礼,快过来,你怎么不把双胞胎抱进宫给本宫看看呀?”高皇后让人把翠花扶起来,一副要唠家常的样子。

“回娘娘的话,臣妇今天出门的时候,这俩小子睡得正香,怕给他们抱出来就闹觉呢。”

“小孩就是见风长,静瑶公主上次去你家喝满月酒,说两个弟弟长得可乖了,听得本宫心痒痒,就想看看这两个小家伙。”

“嘿嘿,娘娘,母不嫌子丑,臣妇心可是偏的,自己瞧着怎么看都觉得他们乖,哈哈...”

“你可真是一点都没长进,一天净说大实话....”两人又就孩子说了半天,皇后才问道挂面的事。

“你这面条子的事本宫听说了,你是怎么想的呀?”高皇后看着翠花,认真的问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