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白若若已经明白了秦意的意思。她笑了笑,把那张房契和地契接过来,说:“既然如此,那就承你家公子好意了。”
福庚说道:“多谢姑娘。对了,还有一件事情想要劳烦姑娘,还请姑娘帮我写一张字条,回去交给我家公子,让公子知道东西已经交到姑娘手里了。”
“这有何难,请你稍等一下。”说完之后,白若若就回到了屋里。她拿出毛笔来,找了一张空白纸,写上了福庚是如何把房舍给她,自己已经收到了之类的话。末了,想着秦意没有见过自己写的字,白若若决定补充上自己的名字。
她又想到,现在写上自己的小字,似乎不太礼貌,到时候到了官府也没得查对,还是写上原主的名字比较好。
最后,她沾了沾墨,在纸的末了补充上了几个字:“白玉蕊敬上。”然后,她又去厨房,拿了一坛子已经封好口的生腌蟹出来,亲自交到了福庚的手里。
白若若写好了字条之后,又仔细地折叠好,拿出去交给了福庚。福庚拿过去之后,看着天色已晚,就打算离开了。离开之前,白若若笑着对他说:“这是生腌蟹,十天之后,就可以开坛食用。你带回去,交给你家公子,等十日之后可以开坛食用了,就着米饭很好吃。”
福庚也知道白若若的手艺,知道她腌的蟹肯定也特别好吃,所以就立刻接了过来,然后跟白若若道谢。然后,他告辞道:“姑娘,我先走了,来日公子回来的时候,他肯定会来拜会你的。”
在不远处的山寨上,做完了一天的事情,秦意提了一壶酒上来,坐在凉亭里休息。不多时,福庚推开门走了进来。他很快朝着秦意走了过来,说:“公子,小的带着兄弟们来了。”
秦意也跟着站起来,带着那十几个受伤的弟兄,给他们在山寨里面安排了住处,然后两人又回到了亭子里。福庚把白若若写给他的书信拿了出来,然后说:“公子,那间院子已经交给白小娘子了,这是她回给你的书信。”
秦意拿过书信来,打开看了看。旁边的福庚看着秦意一面看信,却看到秦意的手指已经渐渐颤抖了起来。他看了好几遍那封书信,不知道过了多久,慢慢地坐了下来,脸上的表情很是复杂。
第三十一章
福庚小心地问:“公子, 怎么了。”
秦意把那封书信递给他。福庚接了过来,用最快的速度看完,然后用惊叹的语气对秦意说:“公子, 她是白玉蕊, 是你的,是你的未婚妻子?”
秦意目光深深:“看来是的。”
福庚苦笑了一下, 说:“之前我们都没用去找她, 公子您也想着, 她或许早就回长安去了, 可是谁能想到,她竟然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就在蜀州城里开食肆。”
秦意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片刻之后,他抬眼说道:“你去告诉山寨里的人,从明日开始, 不要叫我秦意了, 只叫我的本名,赵思见。”
福庚愣了愣:“可是公子,我,”
“就按照我说的办。还有, 明日我要下山一趟, 你们都不用跟着。”
说完之后,秦意就起身离开了亭子。福庚有些担心地看着自己的主人,本想跟上去说几句话,可是最后, 还是没有说出口。第二天一早, 福庚按照赵思见说的事情去办, 告诉所有人包括林雨,让他们叫回赵思见的本名。
这天一早,赵思见就离开了山寨,独自往山寨下去,然后进了蜀州城。
赵思见不自觉地来到了白记食肆门口。他没有登门,而是找到了对面的茶摊,坐在那里,一面喝茶一面看着白若若那边的情况。白记食肆已经开张,白若若正站在门口,面前放着一个很大的竹盘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小馄饨。虽然时间还早,可是白若若食肆门口的客人都已经排上了长队。
白若若有条不紊地招待客人。她手上干着活,看起来很忙碌,可是赵思见却注意到,在干活的时候,白若若的脸上始终带着笑。似乎在做生意的时候,她觉得很满足。
一整个早上,在白若若做生意的时候,赵思见就坐在旁边的茶摊看着。白若若似乎没有看到自己,还在招呼客人。赵思见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等到白若若转身走进去的时候,他杯中只剩下了一点残茶。
赵思见思索片刻,起身离开,他还是没有去打扰白若若。
早上,招呼过了吃完早饭的客人,白若若把剩下的馄饨下了锅,三个人围坐在小桌边吃东西。白若若的脸上带着喜悦的神色,说:“这几天赚了不少银钱,估计过段时间,就能把食肆里面好好的翻新翻新,然后再给院子里添置一些新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