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意说完之后,就要离开。白若若叫住了他,几步走了上来,行了一个大礼。秦意眉头紧皱,眼神疑惑。白若若跟着说道:“请秦官人受我大礼。今日的事情,多亏了秦官人斡旋,要是没有你,我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大恩不言谢,若是官人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请尽管开口。”
秦意看了白若若片刻,回答道:“我知道了,先告辞。”
白若若看向秦意略微有些冰冷的表情,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往前走了几步,跟到门口,目光静静地注视着前方,不知道在看什么。
白玉不太清楚,刚刚想要跟上去,十四娘却伸手拉住了她。半晌之后,看到白若若斋站在原地没有动,十四娘便问她:“女子做生意确实不容易,你看这偌大的蜀州城,有哪个女人开门做生意的?你现在要是想要收手的话,还来得及。”
看着秦意离开的方向,白若若苦笑了两声:“是没有。但如果不闯一闯,这世道就永远都会是这样,不会变。我现在既然想走出来,就想走到那里算哪里吧。”
十四娘看了看着白若若,又看向白玉,目光有几分复杂。
——
那天的事情过去了之后,白若若的生意终归于暂时的平稳。而且十四娘现在还在自己的店铺里帮忙,只要是别人问起来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喝多了,再说糊涂话。
这几日,白若若赚的钱不少,已经积攒下了快十两银子。自己的食肆还没有正式的名字,白若若想了想,决定给自己的食肆起一个名字。想来想去,白若若给自己的食肆起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名字:“白纪食肆。”
白若若的客人们大多都是贩夫走卒,做体力活的普通百姓们,起了太文雅的名字,有的客人都不敢进来吃饭了。
这日午间,白若若招待完了最后一波客人,照例拿出算盘来算账。今天赚的跟前两日差不多,有了十四娘的饮子之后,每天差不多能多一百文左右的利润。
中午,白若若不想自己做饭,就让十四娘和白玉出去买了中午的饭食。半个多时辰之后,十四娘和白玉一前一后地回来了。十四娘刚一进屋,就急匆匆地说道:“掌柜的,你知道吗?王掌柜走了!”
白若若手里的动作一顿,放下了算盘,看向十四娘:“出去。去了哪里?”
十四娘笑道:“还能去哪里,搬出城去了呗,听说今天一大早就拖家带口的走了,连当铺都盘出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别人要劝他回来他都没回来。”
白若若说道:“他这是害怕我们,我们拿着那张文书不是全然为了自保,而是要拿着那文书再去敲诈他的银钱,他也不想给,还不如远远地躲出去,一辈子不再回来,天高水远的,咱们就算想找也找不到他了。”
白玉愤愤道:“便宜他了。”
白若若笑了笑,没有说话。十四娘把饭菜放在桌上,然后又打开了篮子上面的盖布。里面装着很多手指大小的绿色果子,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凹凸不平的。
看到这个,白若若来了兴致:“这是什么?”
十四娘回道:“这你都不知道?这是佛头果啊,每年春天快过去的时候,市面上都有卖的。这果子酸酸甜甜,捣碎了做成汁水,加些冰块蜂蜜,就能做成上号的饮子了。”
三个人继续闲聊,门开着,这个时候,一朵杨花飘飘荡荡地飞了进来,落在了柜台白若若的账本上。
这个时候,白若若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原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春日已经快要过去,马上就要到夏天了。她来到蜀州城里开食肆,已经过了快三个月了。
白若若捡起了桌子上面的杨花,放在了手掌心里,然后自言自语了起来:“春天快过去了,是该做些透花糍送春了。”
自从开店之后,白若若的菜单都是慢慢充实的。她走的不是大酒楼一下子把菜单全部上齐的路子,她这里人手少,做不了那么多。她慢慢地充实自己的菜单,到如今,主食已经有了灌汤包,烤饼,热干面这些。菜也有了清炒芥菜,卤鸡,鱼饼,椒麻鸡丝,跳水泡菜这些。
至于像是钵仔糕和透花糍这种东西,只是时令小吃,卖几天便不再卖,为的是占了时节的好时候,做的好吃的,还能让客人时时想着,到时候再寻过来买。
至于透花糍的方法,白若若本来并不知道,是打听了好几个点心铺的老板,才渐渐地熟悉了。不过今年,白若若还打算和自己之前做食物的方法一样,加上一些自己在现代学的手艺。
平常的透花糍,都是用糯米做皮,里面放上些豆沙枣泥馅,再点上花豆的形状,就是送春的透花糍。只是这糕点甜腻有余,清香不足,点心铺的老板也跟白若若说,别指望着这一宗东西赚钱,只能回个本,再稍微转几文钱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