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太后像是感受不到疼痛一样,将怀中的牌位攥得愈发紧了,任凭李姑姑上前如何劝慰也拿不走,苍白疲倦的面容上浮现出空洞的笑容。
萧凌安伫立在原地,并未挪动半步,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太后,眸中无悲无悯,只有千尺寒冰。
两年前的深秋,他亲手割断了幼弟的喉管,鲜血也是这样蜿蜿蜒蜒的,顺着他青筋凸起的手臂向下流淌,染红了一大片地,怎么洗也洗不掉。
当时是在行宫,为了掩人耳目,他就将幼弟伪装成失足跌落悬崖的样子,尸骨无存。
太后无论如何都不相信,此后整日疯疯癫癫,不是抱着牌位哭,就是长跪不起,也未曾再见过他一面。
但是他从不觉得自己有错,更不会有半分后悔。
分明是他们罪有应得。
耳畔又传来太后撕心裂肺的哭声,夹杂着难以入耳的胡言乱语,听得人心烦意乱,萧凌安再也不想在这儿多待,毫不留恋地转身离开。
李姑姑暂且安抚好太后,匆匆忙忙追了出来,喊住萧凌安道:
“陛下,太后的模样您也看到了,根本不能再管着宫中事务,还请陛下早日择一个合适之人,名正言顺地打理着吧。”
萧凌安一听就明白了她的言下之意,脚步都未曾停顿一下,拂袖而去。
无边的夜幕已经沉沉落下,寥寥挂着几颗黯淡的星,一轮朦胧晦暗的弯月隐于云层之后,洒下些许惨淡的银辉。秋冬的寒霜尽数落下,只稍稍走了一段路便沾湿了衣衫,寒凉彻骨。
尽管如此,萧凌安还是执意徒步而行,任由寒霜透过单薄的衣衫,寒气侵入温热的躯体,一点一点将它变得与心一样麻木。
仿佛这样就不会再回忆起那些过往一般。
行至岔路口,远远地就瞧见有着莹莹一点光亮,暖黄色的光芒定在寒霜的黑夜中不曾离开,偶尔被风吹得微微摇晃,宛如夏日里的萤火虫,虽然微弱,但是让人觉得前路都好走起来。
萧凌安不禁加快了些脚步,当走近时才发现那个身影有些熟悉。
沈如霜独自掌着一盏宫灯,纤长的颈缩在一圈毛茸茸的领子里,衬得她的面庞愈发娇小玲珑,薄瓷般的肌肤笼罩着淡淡的光晕,干净白皙几乎透明,羽扇般的眼睫上沾染了寒霜,挂着晶莹的水珠,在宫灯下闪着细密的光彩。
她一直盯着濡湿的衣角出神,直到被黑影覆盖时才浑身一个激灵,还未抬头就认出了萧凌安,笑容温暖如三月春风,熟稔地拉着他的衣角,甜声道:
“夫君......”
第4章 并肩
萧凌安的衣衫上落满了寒霜,被沈如霜温热的掌心一碰,立即化作冰凉的水,顺着衣袖沾湿了他玉白的手指。
他淡淡地将衣袖从沈如霜的掌心抽出,用锦帕细心地擦拭着每一寸肌肤与骨节,就算将水珠拭尽,还是有些不满地又擦了一遍,看向沈如霜的眸中闪过不解。
过了半刻,他才想起来这就是安公公方才打发她说的岔路口。
本想让她知难而退,却未曾想到她真的在这儿等着,还从暮色四合等到了夜色深沉,少说也有几个时辰。
萧凌安不解之色更甚,甚至还带着几分嘲笑,这样寒冷的天气,她到底在等什么?又有什么值得她这样等下去?
“夫君,这个给你。”沈如霜见他的锦帕都湿了,赶忙将自己的暖炉塞在了萧凌安的手心里,唇角的笑意单纯又温暖,是发自心底的欢喜。
她不由自主地靠近萧凌安,伸出纤柔的手想挽着他的胳膊,可刚到半空中就触碰到他冷清的目光,终究是胆怯地缩了回去,拢着披风与他并肩而行。
尽管如此,沈如霜的嘴角还是噙着笑意,大抵是只要和心上人在一起,怎样都是开心满足的。
暖炉的每一分温暖都恰到好处,顺着萧凌安的手心融入血肉中,继而流遍全身,连早已冻僵的四肢都有了知觉,心也渐渐平静下来,仿佛每走一步,都在摆脱一点慈宁宫带来的压抑。
他侧目望着沈如霜,看见暖融融的光映照在她的面容上,羊脂玉般的肌肤光洁细腻,凑近些还能看清细小的绒毛,脸色被风吹得发白,抿过的唇瓣却愈发红润昳丽,杏仁般的眸中盈满纯澈的笑意,恍若璀璨星辰。
虽然他们成亲多年,萧凌安却甚少这样细细打量过她,更是第一回 觉得沈如霜这般清媚灵秀,宛如江南巷口沾了露水、含苞待放的海棠花。
他难得地没有推开沈如霜,任由她小心翼翼地紧挨着,不自觉地嗅着少女身上清甜的体香。
寒风吹过,风移影动,将他们相依相偎的身影映在身前的地砖上,仿佛无论前路多黑多远,他们都会一直走下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