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王治军极严,军中是绝不允许饮酒的,攻进京城犒赏三军,他们才喝着酒,那是御赐下来,分赏给将士的。
除了打胜仗,营里平日都不沾酒。
铁将军看他这样便笑:“如今不一样了,咱们也松快松快。”让那歌姬弹唱,又让美人给林大有倒酒。
林大有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座中几个人纷纷论起收着了詹事府的礼,林大有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那个张大人给大家伙都送“礼”了。
“你们家那个怎么样?”几人笑呵呵问林大有,显是知道他得了新人,这才把他叫来。
林大有直话直说:“我不知道,我吃醉了,这会儿酒还没醒呢,连送的人是谁都还没问清楚就被叫来了。”
几人大笑,许参军道:“还能是谁?詹事府的礼,你说是谁送的。”
太子有意与他们这帮武官交好,这难道不是喜事?
陛下成年的几个儿子中,长子秦王立下战功无数,在军中颇有声望。四子齐王又素有文名。
太子因嫡出,在封地时就被立为世子。
当世子足够仁孝就行,如今可不一样了。
林大有一把大胡子,遮住下半张脸,上半张脸又生了两道浓眉,只露出两只眼睛来。从相貌上看,倒似张飞。
看模样便忠直,诸人只当他一点不懂其中关窍,还说给他听。
“听说了么,陛下册封太子的诏书,在案上压了十几日。”光这一项,就足够引人猜度。
“还是皇后娘娘哭说太子割肉救父的旧事,诏书才发下来的。”
如今这位皇后娘娘,是先王妃的亲妹妹。
先王妃才是太子生母。
皇后娘娘明明有齐王这个极得陛下喜爱的亲生儿子,却还是为太子去哭求陛下,举世称贤。
林大有抱着杯子吃酒,杯子一点大,他一只手掌蒲扇似的,捏着酒杯一点点吸溜,这宴还真有点坐不下去。
林大有也不是傻子,他看着像酒没醒的样子,把他们的话一个字不漏的听进去了。
詹事府可不止送了美人,只不过林大有面子还不够大,能挤到这里头,已经难得。
一回到府中,林大有便搓手发愁。
怎么办好呢?退是不能退回去的。
退礼,那就是打送礼人的脸。
原来以为是张大人送的都不好退,现在知道是太子送的,那更不好退了。
哪怕太子不知道他是哪个牌位上的人,都会被姓张的记上一笔。
这点浅道理,林大有还是懂的。
韩征正巧此时来,把裴观那番话学给姨丈听。
“马政?”太子想插手马政?如果是真的,就连铁将军他们,都还没看穿太子的意图。还得意洋洋以为太子跟他们卖好呢。
“姨父,连裴六郎都能打听着的事儿,那……”韩征指指屋顶,他意思是,陛下铁定知道了。
他们都是陛下的亲卫,可不能趟进别的混水。
“裴六郎说,咱们就一门心思跟着陛下,往后再有这种宴,张口就是忠君,也就没人请咱了。”
免得麻烦。
林大有一想,还真是个主意,陛下多次往崇州大营检视军马,他曾见过陛下许多次,陛下还盛赞过他养马养得好。
林大有搓搓手:“嘿,这个裴六郎,等上林御宴的时候,我要见见他。”
第23章 再遇
嫁娶不须啼
怀愫
阿宝睡足吃饱, 神清气爽。
戥子心中藏事,一夜没睡安稳,阿宝看戥子眼下挂着两个乌青, 还笑她:“你晚上作贼去啦?没歇好就多歇歇。”
还是燕草陪她去上课。
越往课堂走, 阿宝越有些心虚,昨天抄的两篇千字文, 现在想想确实是不太像样。
但她已经想好了, 再不抄这劳什子的东西。
这么一想, 反而气壮, 进了课堂气昂昂的把东西交上去。
薛灵芝拿过去一扫,她其实没想过阿宝真能抄下来, 不过是为着罚她,磨磨脾气。
虽然这字儿写得七零八落的,但也算完成了功课。
“抄了两遍,可有心得了?”
那是完全没有!
抄写这种东西, 不就是闭着眼睛不过脑子嘛, 怎么可能有心得呢?
阿宝老实摇头,心里犯嘀咕,真要拿这个当尺子来选女人,那打着灯笼也难找啊!
譬如崇州征兵, 只拿木梃量身高, 身高够了就能当兵吃饷。
要再严一些,也不过是选“琵琶腿”“车轴身”,若是仔细去量脚要多大,腰要多粗, 那一千人里也招不到个好兵。
薛灵芝看小学生不开窍, 清清喉咙:“《女四书》那些, 想必你也听说过了,比《女儿经》只会更严苛,也更艰深。”
光是那上面的字儿就比《女儿经》多,也更生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