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供着菩萨佛像。
是夜,她不顾素姑姑的阻拦,偷跑出水瑶宫。
一路往西,绕几个弯儿,避开当值的宫女太监。
万青殿外,寂寥无声。
大门未合,留了一个狭窄的空隙。葭音身形纤细,轻而易举地钻进去。
乍一踏入院,扑面而来的是一阵肃穆之感。
她躲在石桩后,看见院里站了几位披着袈裟的僧人。
她差点儿忘了,今日梵安寺的人入宫,宿于万青殿护灯。
葭音的脑海里,立马闪过那把绿绮琴。
还有琴主人的仙人之姿。
绕过院子,一眼她便看见大门敞开着的厅堂。
厅堂里,灯火明朗,大堂之上,供奉着一樽观音像。
一列佛子静坐观音像前,盘于草蒲之上。安静地阖着眼,轻轻敲击木鱼。
低低的诵经之声传来。
宁静,悠扬,安适。
她躲在门后,睁大眼睛,好奇地往里看。
只一眼,就看见人群之中的佛子。
他叫镜容,葭音记得。
——“那是清缘大师的内门三弟子,镜容法师,素以雅礼扶道闻名,是清缘大师最器重的弟子。”
他果然与周围人不一样。
其余人灰布袈裟,他却一袭青衣,盘坐在人群最前方。
佛子的脊背很直,如一棵高耸入云的青松,挺拔而有力。
他为首,带着众人,于观音前诵经。
面前是幽幽青灯,袅袅香云。
忽然一道风掠过,拂起镜容衣袂。月光剪过烛火,婆娑的树影有了声响。
葭音心中一凛,赶忙后退半步,整个人缩至门后。
完了。
要被发现了。
她捂住嘴巴。
只听佛堂里,传来一声:
“镜心,去看看是何人。”
那名唤作镜心的小和尚从草蒲上站起身。
葭音整个人靠在门口面,不敢动弹。
幸好,镜心只是匆匆往门外掠了一眼,边走进殿,对端坐在草蒲之上的佛子道:
“师兄,没有人。”
没有人?
他阖着眼,面色波澜不惊。
“师兄,许是……有小野猫偷偷跑进来了。”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宫中戒备森严,哪里来的野猫?
镜容微阖双目,手指捻着佛珠串,眉间有神色稍动,却又被一袭清风吹拂平整。
佛子面色清平似水,睫羽浓密而纤长,不着半分颤动。
银辉倾洒,映得他面容白皙皎皎。他如一轮月,端坐在菩萨像前。
“三师兄。”
有人低声,提醒道。
镜容淡淡颔首。
只一个动作,佛僧们安静地站起身。他们结束了诵经,几乎是不带一丁点儿声响地从蒲团上离去。
葭音躲在另一扇门后,静悄悄地观望里面的动向。
原以为所有人都会离去,谁知那青衣之人却岿然不动。他端坐在那里,一人静静地守着烛火,似乎要坐到天明。
她不禁由衷感叹:做和尚真累啊,一整晚守着青灯长帐,枯燥无趣,不能安寝。
葭音忽然有些同情这位镜容法师。
正想着,先前那位名叫镜心的小和尚竟径直朝这扇门走来。这一回,对方显然发现了她,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施……施主?”
有风吹动万青殿的帷帘。
葭音连忙做了个“嘘”的手势,这小和尚也怪可爱,似乎意识惊动了殿内的三师兄,忙一捂嘴。
他压低了声音,不知为什么,话语竟有些结巴:“女、女施主,所来何事?”
葭音想了想,自己过来拜拜观音菩萨,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于是她将下午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同面前这位小和尚说了一遍。
镜心一张脸涨得通红,仍是结结巴巴:“好……贫僧要去同三、三师兄说,还望女施主稍等片刻。”
过了少时,小和尚满面红光地走过来,对她恭敬地做了个“请”的手势:
“女施主,我们三师兄请您进来。”
这一口一个“女施主”,唤得葭音很不自在。
她性子直爽,直接同他道:
“我叫葭音,你唤我阿音吧。不必再叫我女施主,我听不习惯。”
镜心点点头:“好,阿音施主。”
葭音:……
晚风有些烈,将素白的帷帐吹涌得如一泓潮水。她玉指纤纤,清缓挑开纱帘。
镜心一眼看见她指甲上染的蔻丹。
那般秾丽、鲜艳的红,覆在极素净的帘帐上,一红一白,很是惹眼。
他忍不住低声问道:“葭音姑娘,我们今天下午是不是在宫门前见过?”
一行僧人,伴着木鱼声和鱼肚白,于宫门前悠悠然而至。
古木,檀香,扑面而来的庄严肃穆,她与众人一齐垂眸。
葭音想了想:“也许是见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