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也不知道,还不断为了他的工作提供帮助——这以后是不是得送面锦旗什么的?
“还有这个,剧组里的导演、演员前辈什么的,都去关注一下,我马上发名单和微博账号给你。一个新人,这种事要做的主动。”
等了一会儿,一大堆人名对应着“@xxx”就发了过来。
脑内过着资料里提到的各人的信息,再和这个@一起看,真的是有些名气的都提到了。哎,等等……
“张哥,怎么没有编剧的?”一边问着,陆潜一边翻开了编剧那份资料——果然没记错,这就是那个信息最少的人。
郜誉。
“啊?你说郜编?他没微博。哦,不能这么说,他没有公布于众的微博。”
“好多粉丝和吃瓜路人热衷于扒出他的私人微博,结果这些年了搞出来的都是乌龙。要不就是他隐藏的真的好,要不就是压根没有。”
“这个不用在意,编剧嘛,你进组之后应该也不会见到太多。据说郜编也很少到组里去。你就这么点戏份,估计也见不到。”
这就是问题所在啊!
看上去最不像娱乐圈内人的这个,是他任务目标的可能性极高,但他却极有可能根本看不见?
国内主要采用导演中心制,编剧交完本子就退居二线,最后成品与剧本没准相差万里。编剧没什么实权,在剧组呆着除了看着别人瞎改瞎演受气外什么也干不了。想想也知道不会常在。
而他一个非主创人员,炮灰类角色,就更没戏了。
陆潜试着向张圣义打探:“说起来,郜编交完剧本之后不怎么来剧组,会不会导演觉得我这个角色不重要就开始删我的戏份?”这比较像是他以一个演员角度会问出的问题。
“这倒不会。郜誉对他的本子特别认真,是少有的对剧本掌控度极高的编剧。除非他想改,一般都不会有大改动……当然他想改的时候有很多,毕竟剧组都已经开工了,他还没交最后的剧本呢。先拍着,也不知道他最后会怎么改。”
“不过这和你没关系了,你的部分早写完了。而且他不会自毁名声,成剧的效果应该很好,毕竟阵容这么不错了。到时候剧出来热度起来,怎么营业根据情况再看。”
“……想那么远干什么,咱先好好拍戏。导演不删戏份但你不能保证郜编看了效果改戏,想拍他的戏你就得做好这个准备。”
“19号进组,好好准备啊。我知道你心里有数。”
微信安静下来。
陆潜有数,当然有数,前所未有的有数。
他目前有两个目的,一个是调查疑似任务目标,另一个是想尽办法加戏、多在剧组里停留一段时间。
现在,有了交集。
郜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第四章
日子一天天过,陆潜抓紧这最后几天背台词找感觉,把手里拿到的剧本全过了一遍,尝试从这里面分析分析郜誉是个什么样的人。
通读一遍之后,对于这个复杂的故事,陆潜得说……还是见着真人再说吧。
还有,以后不能听张圣义将故事梗概,好好的故事从他嘴里说出来怎么就突然不对味儿了。虽然还没写完,但从现在出现的剧情里,能勾勒出个大框架来了。
这故事里面……身不由己的可怜人太多了,爱而不得的痴情人,也太多了。
陆潜越读,越觉得不是个简单的复仇故事。要不周家这奇葩的一群人是干什么的?而且周荟这姑娘怎么就死了——还和他……不是,是和王铭西有关?
支线剧情发展了一堆不该只是为了丰富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吧,总觉得都得有点用。
可是他到现在,也没有看到特别完整的主线剧情。这就是郜誉还没有完成的部分吧。
网上的资料倒是很多,但比起特安局给他的这薄薄一页纸,更多的是未经考证的消息和各种八卦,价值不高。
编剧行业没那么正规,各种资料不全,而特安局在事情没有定论之前也不会随意调查公民的私人信息,于是这个“郜誉”究竟是真名假名、此人年龄几何家是哪儿的,都没有给出来——连张照片都没有。
用他师父的话说,这些要是我们都能调出来直接看,那要你干嘛。
师兄苏炀说话则好听得多:“你要理解咱们上级领导,现在关于隐私问题的争议挺大的,有了证据查一个两个就算了,你这一个剧组,上百号人,其中还涉及到好多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再宽泛一点说,投资方算不算?这都是问题。没人敢调查这么多,万一出事谁兜得住?所以,靠自己吧。”
陆潜只能自己来。
他现在才知道,特安局这么个在他印象中贼牛逼的无所不能的部门,实际运转的时候问题一堆一堆的,需要的时候屁事不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