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戏(134)

凭什么呢?

陆潜觉得自己以前是诸多想法都有,但是全是纸上谈兵,觉得人的私心可以理解,但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这私心私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不知道为什么感情这东西总是要严防死守的。

出了任务、独自在外、孤立无援的时候,陆潜才慢慢察觉出自己的天真。果然嘛,理论和实践是要相结合的,头回任务不能是挑大梁的也是十分有道理的。

陆潜第一次进“红茶与酒”剧组的时候还踌躇满志,看着剧组成员眼睛直放光,充满干劲儿,觉得这些人如果不是嫌疑人、那就是他保护的对象,保护欲极其旺盛,甚至时时想着就算是牺牲了自己能救他们、能救更多这样的普通人,就很好、他就心满意足。

而现在呢?

陆潜翻着手里的剧本,想,他现在只盼着这世界上无知无觉的人越来越少,天真无邪的样子在他看来……偶尔是有点可憎的。

当初的他也许会喜欢罗宗昱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莽撞善良、又胸怀大意。给他汪馈,是一定演不好的。

现在算是调过来了。

很多事情他没有本事做,只能护得那么一些人、还挣个狼狈不堪——就得心狠一点。这是汪馈很早就懂的道理。

虽说剧本创作是演绎、夸大和超越,但是也让陆潜有种荒谬的感觉。他这前二十年,貌似有点“顺风顺水”。比起他那位师兄都是。苏炀的任务进行多年并且始终绝密,但从他师父课上偶尔举的例子来看,苏炀开始时可比他小不少。

在我国教育环境下,被教育了很久要为公、为他人着想,陆潜的思考方式也变成了这样,于是不想自己、就去想想苏炀——凭什么呢?师兄他又凭什么呢?凭什么就得心甘情愿埋在一个无人知晓的位置、无人了解他们的危险、痛苦和挣扎?他们两个还算这极少数外在身份光鲜的,更多的那些埋在“下水道”、“臭水沟”里的人怎么办?他们又为什么得这样?

陆潜点着一支烟,减慢呼吸频率,慢慢调整着心情。他有点不对劲,想得太多了。

他不愿意留这个疙瘩在这儿,于是一点点捋他是怎么了。

陆潜当然要把郜誉拿出来先想——这个恋爱问题得直面。肯定的是,郜誉是他的私心所在,如果不是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给他”,或许这些不会爆发,但这也就是一小部分而已——毕竟这还是他个人、是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有的问题。

重要的是,现在能为他解决问题的人不在、而且缺席的原因还很复杂、很让人心寒。

他一直为之付出的事业、是不是很大一部分就是一场骗局?他们这些人拼死拼活,上面人究竟怎么想他们呢?这些问题应该有前辈来给他解决,可惜,陆潜被扔出来摔打的仓促且不是时机,只能自己瞎弄了。他心说,他师父是真的信任他也看好他,真的敢把重任交给他啊。

当然,还有个直接导/火/索——就是这个凑巧了接到的剧本。

陆潜在正式开拍前最后完整地过一遍这一段整个的剧情。

罗宗昱根本没想到自己盗了东西会给那家人造成那么严重的后果,为了弥补拼命他们,却仍是寡不敌众,虽有汪馈和周涉欢出手相助,那家还是死了人。

这几天周复静不在,他们两个人拍的是由这而起的之后的一段剧情,已经是罗宗昱有所改变之后了,两个人喝酒的一段故事。

虽然剧本有些剧情、以及偶尔的人设一塌糊涂,大思路还是挺有趣的——最起码加上陆潜这主观臆测和郜誉俩人瞎分析之后,还是挺有意思的。

抽离出汪馈这个人物来,其实和现在的他还有点相似。不像罗宗昱那种假大空、理想主义的“为天下苍生”,充满了无知和幼稚,而是阅尽变迁和世间无奈之后、默默的旁观与取舍。

有的时候他真的很冷漠。

陆潜热衷于分析后的共情,而在这次的分析之中,显然,他走的有点深。

这种感情应该已经超越了编剧赋予汪馈这个人物的,而这个剧组,显然也不是陆潜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一起协商分析改变的。

看,其实在哪儿都一样,拥有一些资源的人能定出各种可笑的规矩,让很多人无奈、想呐喊,却连声音都发不出来。

陆潜吸了两口就掐灭了烟,忍住了。不管怎么说,既然他选了这一行,就算有迷茫,最起码到目前为止还是觉得值得的,不至于让他自暴自弃。

可是当然,“值得”很多时候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无怨无悔那种,它需要一种反馈、一种价值感。

人活着,是需要意义的,尤其对于陆潜这种信念感极强的人而言。

上一篇:娇软Alpha驯养指南下一篇:天津故事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