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头天天在小店吃饭,早就变得白白胖胖圆润可爱,坐在一边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盯着人的时候,可爱极了。
司乐也长高长壮了些,他甚至觉得每天不再是被疲惫充斥了全部,他感觉到每天都是愉悦的。
一早起来就收到一封快递,打开看是一本杂志。
“阿隽!胡编辑把杂志寄来了!”丁砂高兴的喊道。
肖隽从厨房出来,“来了?”
“嗯!”丁砂迫不及待的和他一起看。
关于小店的采访竟然在开篇就是,几副食物的照片,几副店里陈设的照片,剩下的就是大篇幅的文字。
包括采访内容和胡编辑准备的家常做法。
丁砂看的津津有味。
采访的最后写道——
“不知道别人怎么看,但我看来这里不仅仅是一家美味的小店,也是一家充满温情的小店。
老板和老板娘很恩爱,食物很好吃,人生也很快乐。我很喜欢这个世界。”
丁砂忍不住把这句话摘下来写在本子上。
胡编辑还附了一封手写信,字迹端正潇洒,还是用钢笔写的。
十分具有仪式感。
像他这个人一样谦逊又儒雅。
“肖先生、夫人,年关将至,近来十分忙碌,杂志已发行,接到许多来电致信问询小店地址,可见小店十分受欢迎。
我有意除夕再来,拍摄采访年夜家宴,不知可否?
——胡致林。”
丁砂把信拿给肖隽。
肖隽有些为难,“砂砂,你的预产期在年底,我怕……”
丁砂摸摸肚子,“那就回了吧。”
说起来天大地大,在她看来也没有肚子里的崽大。
第26章 猪肉荠菜饺子
丁砂买了个小烤箱,捧着手机上学来的食谱,像模像样的烤小饼干。
南江市也算是个大城市,越到年底,返乡的人越多,城里的人反而少了很多。
往日里经常爆满的小店也清闲了下来。
肖隽给仝嫂子和庄婶子都放了假,让她们趁着时间去街上买年货。
两个女人揣着钱喜气洋洋的就出门了,丁砂还在琢磨她的黄油小饼干。
肖隽把后院里预留的小菜地松了松土,又铺上一层肥料,等着土合适了就往下种菜。
掀开院子和大厅之间的厚门帘,闻到一股又香又甜的味道。
和中式饭菜的香味不一样,这种味道会让人想起静谧又闲适的午后,坐在遮阳伞下晒太阳的时候,旁边摆着香甜的小点心和一杯茶。
躺在草坪上,仿佛这样睡过去浪费一下午的时光都是一种褒奖。
肖隽走到丁砂身边,看她正小心的看着烤箱里不断膨胀鼓起的饼干,“好香啊。”
丁砂点点头,“我烤了好多,到时候分给嫂子她们和小乐,有时间的话也回去拿给张奶奶和魏叔,剩一些我们自己吃。”
肖隽给她收拾了一下桌子上的狼藉,“好,等一会儿嫂子她们回来,我们就去买小袋子?”
丁砂点点头。
肖隽又去了后院,最近不知道他在忙什么,神神秘秘的,晚上睡觉都看不到他人影。
丁砂皱了皱脸。
总有一天得搞清楚他在干什么!
天擦黑的时候仝嫂子和庄婶子才提着打大包小包的眉开眼笑的回来。
“要不说这年前促销是真便宜,我买了好多东西呢!”仝嫂子一向娴静的脸上也露出些许明媚的笑意。
庄婶子挑挑拣拣拿出一个塑料袋,“路过菜市,买了些荠菜回来,按说这也不是时候呢,竟然还有新鲜的荠菜,可真奇了怪了。”
“不过我看着挺好,就买了把回来,”庄婶子笑容爽朗,“咱晚上包饺子吃。”
说起来也确实好久没吃过饺子了,肖隽回去和面,他爱吃面食,平日里和面的时候多,知道怎样和出来的面团好,揉的面光手光盆也光就好了。
盖上湿布后放在一边备用。
庄婶子则去调饺子馅,荠菜洗干净不过水,过了水味道就淡了。
三肥七瘦的猪肉馅倒上适量酱油,盐和胡椒粉,撒点味精和老抽,然后放些白糖提鲜。
用手抓匀上劲后在盆里摔打几下直到肉馅变得绵密浓稠,再放入炸好的葱油和切的细细的姜末。
荠菜切的细细碎碎后撒盐杀水,把水攥净后放入肉馅里。
搅拌均匀后这香的诱人的饺子馅就调好了。
肖隽也把面团拿出来搓成细条,揪成剂子擀皮。
中间厚两边薄,双手合拢一捏,一口一个大小的饺子白白胖胖的摆在盖帘上。
三个人包,丁砂看着。
水烧开加点盐后下饺子,四个人煮了三盖帘,一锅都煮不下。
饺子白白胖胖,皮薄馅嫩,咬开一个还能看到里面脆生生的荠菜,像个小肉丸一样的饺子馅,咸香适中,百吃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