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吧,我前期先订购一千台,如果受欢迎,以后再追加订单。”
老者名叫苗朝盛,祖辈就下南洋,到了东南亚谋生。
这次来穗交会主要是想采购一批土特产品,并没有想要采购农业机械。
但是他碰巧看到了苏禾怼塞西尔的一幕,心说,华夏国的人对待外国人有很多顾忌,不少人都畏手畏脚。
难得这个小姑娘年纪不大,竟然敢硬怼那个塞西尔,而且还能让对方哑口无言。
所以,对苏禾的印象非常好。
再加上,他确实觉得简易播种机市场前景不错,这才签下了订单。
苏禾自然是十分高兴,让人帮忙把胡厂长叫了过来。
胡厂长就跟做梦似的!
机械厂终于开张了?
还得是小苏啊!
他在这儿站了一上午颗粒无收,人家小苏就站了这么一会儿就拿下了一千台的订单!
一台一百美元,这就是十万美元啊!
人和人没法比啊!
穗交会都是制式合同,只要填上具体信息就行了。
双方确认无误,胡厂长拿出公章咔咔咔盖上了。
该说不说,胡厂长比另外两位强多了。既没哆嗦也没踉跄,还是比较镇定的。
签完合同,苗朝盛就打算去别的展位看看,苏禾笑眯眯的说道:“苗老先生,我们安县展位有位博学多才的陈老先生,对华夏文化十分精通,您要是得闲可以过去和他聊聊。”
苗老先生还真动心了!
穗交会得开半个月呢!
根本不着急买东西,过去聊聊也行。
于是,苏禾让胡厂长留在这边,陪着苗老先生回了5358展台。
陈校长正在滋溜滋溜喝茶,田厂长站在一旁给他扇扇子。
“陈教授,要说咱们安县最有学问的人非你莫属!可惜咱们安县只有夜校没有大学,要不然你就是安县大学的校长!”
陈校长笑着摆了摆手:“老田,你就别捧我了,还是叫我老陈吧!”
田厂长马上说道:“老陈,其实我叫你陈教授也没错,以你的学问别说教授了,就是叫大师都不为过……”
正嘚啵嘚的时候,苏禾带着苗老先生到了。
陈校长顿时起范儿了!
在和苗老先生打过招呼之后,开始侃侃而谈。
之前和那些外国人嘚啵嘚,还得靠苏禾翻译,他觉得很不过瘾。
现在终于来了个能听懂中国话的华裔,顿时就跟打了鸡血似的。
苗老先生倒是对文化有些涉猎。但也只是皮毛,很快就被陈校长的博学多识给折服了!
陈校长说着说着,叹了口气:“我们华夏国有五千年的文明积淀,但是却承受了百年屈辱!
要想国家复兴,要想重回强国之列,教育是重中之重。
我也一直致力于此,可惜,国家还是穷啊,教育经费一直十分紧张。
如果不是这样,我一个教育工作者也不会跑过来参加穗交会,为了安县摇旗呐喊。
只有安县的经济上去了,才能增加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苗老先生不住的点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老先生真是教书育人的典范!
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深深打动了我,我愿意为你们安县捐赠一万美元,用于发展安县的教育事业。让更多的人有书读,让更多的人传承华夏文化。”
陈校长的大儒风范差点破功。要不是这段时间跟着苏禾把心理承受能力提升上来了,非得蹦起来不可!
说实话,他之前对于苏禾说的「化缘」一点信心都没有,嘚啵嘚一通就能拉来赞助?
这怎么可能?!
但是,第一次出手就成了!
而且是一万美元!
按照现在的汇率,这可是将近两万华夏币啊!
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三十几块钱,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当然了,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套路有多高明。而是对面这位苗老先生,虽然从小在异国他乡长大,但是对华夏国依然有着深沉的热爱!
这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感,是血浓于水的民族大义!
陈校长眼圈有些湿润,握住苗老先生的手:“苗老先生,多谢您的慷慨解囊!
我以我的人格担保,您所捐赠的每一分钱都会用在教育事业上。如果我有半分私心,就让我头发都掉光了!”
苗老先生看着陈校长那已经半秃的脑袋,陷入了沉思:“……”
第357章 釜底抽薪
苗老先生签订了捐赠协议之后,苏禾一边给他续茶一边问道:“苗老先生,您这次来穗交会除了简易播种机还有其他购买意向吗?”
苗老先生笑着说道:“我想买一些土特产品,比如竹制品、干货、中草药等等。”
苏禾笑眯眯的说道:“这不是巧了吗?!我认识的参展商里面还真有卖干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