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绝大多数都猜到了苏禾的用意,要说一点意见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一方面这确实是好事儿,只要北辽省的名头闯出来了,他们都跟着受益。
另一方面,钢厂这个龙头老大都没意见,他们自然也就不好说什么了。
再说,苏禾这丫头这么厉害。如果提出反对意见,说不定被她挖坑埋了。
所以,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苏禾的脸皮也是真厚,笑嘻嘻的说道:“要是有人问花样别针或者我们安县其他产品,记得告诉他们我的展位号是5358啊!”
众人:“……”
脸皮厚到这个程度,也是服气!
第二天大清早众人就起来了,到了招待所门外等车。
大家都有些激动,穗交会终于要开始了!
是骡子是马就看这次了!
不大一会儿,侯师傅和同事开着两辆大客车过来了。
他愣了一下,因为招待所门前站着两排人,排在前面的基本都是岁数大的人。
这是在列队等车?
侯师傅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除了有一次机缘巧合拉了几十个当兵的,还是头一次见到这么有秩序的候车。
车停稳之后,众人按照排队顺序上车,先上去的有座位,后上去的就只能站着了。
这时候也没有超载的说法,就当公交车坐了。
到了场馆外面,虽然还没到开展时间,但也是人山人海,一片喧嚣。
北辽省参展团的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参展团的每个人都挺胸抬头,精神饱满,胸前佩戴着两个鱼尾条,行进间排成了两列。
就像一群家鹅里面混进去了一群高傲的白天鹅。
虽然现场人挤人,但是看到这架势,人们不自觉的就让开了一条路。
有人就猜测:“咱们都只有一个鱼尾条,他们怎么有两条?不会是有什么特殊说法吧?”
“没啥特殊说法,我刚才凑近看了,上面写的是北辽省参展团。”
“啊,原来是北辽省的参展团啊!难怪人家是咱们国内的工业老大哥,就是不一样!”
“对了,他们胸前的是别针吧?还挺好看的,以前都没见过。”
……
北辽省参展团的人在一片熙熙攘攘中,无比顺利的走到了最前面,然后站在了入口处,等待开展。
即便是此时,依然保持着整齐的两组队列。
苏禾站在队伍的最末尾,没办法,她年纪最小啊!
她对身边看热闹的人说道:“大家也像我们一样排队吧!这样不但可以节约时间,而且也能在外宾面前提升我们华夏国的形象。
让他们看看我们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群众素质!”
这时候的人们非常有国家荣誉感,听到苏禾这么说,就自觉的在几个入口处排起了长队……
一辆正往场馆方向驶来的客车上面,几个外国人正在闲聊。
其中一个红头发的澳国人说道:“我已经参加过好几次穗交会了,每次一开门的时候,那些人就像疯了似的往里面挤。
好在我们这些外宾不用和他们挤,要不然非得被挤成披萨不可!
华夏国人没什么文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文明!”
第350章 文明有序
此时,苏禾也没闲着。
她像个勤劳的小蜜蜂一样在各个队伍里面穿梭,维持秩序。
偶尔还得调解一些摩擦,比如你踩了我脚,我瞪了你一眼之类的小矛盾。
以致于,一个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还以为她是自己的同事。
“小同志,你怎么没带臂章?”
苏禾一呲小白牙:“同志,我是北辽省参展团的,是义务帮忙的。”
那名工作人员:“……”
你是义务帮忙的?
我看你忙活的比我都欢实!
苏禾继续嘚啵嘚:“排队入场是我提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有义务帮着维持秩序。同志,聊了这么半天,您怎么称呼?”
那名工作人员很诧异,他还纳闷为啥众人开始自发排队,原来是这小姑娘提出来的,所以对苏禾也高看一眼。
听到苏禾问,忙说道:“我姓范,叫范卫国。”
“原来是范大哥,我叫苏禾,在5358展位,就是大圆柱子后面那个展位。您得闲的时候可以到我们展台溜达溜达,喝喝茶。”
要是苏禾光说5358展位,范卫国估计不会有什么印象。毕竟展台那么多,但是说大圆柱子,他一下子就记住了。
毕竟整个展馆里面,只有一个展位被大圆柱子遮挡得严严实实。
范卫国看苏禾的眼神里面多少带了些同情,就那个破位置,估计都没人过去。
不过,还是说了几句客套话。
苏禾从小挎包里面拿出来一个折叠的草帽递给范卫国:“范大哥,虽然执勤的时候不方便戴帽子,但换岗的时候也能遮遮阳。这是我们安县工艺品厂的产品,手艺一般,您别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