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349)

姜纾写了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言明“盐贵伤农”,暗指楚溪客这样做是体恤百姓,并拐弯抹角地说,谁跳出来阻止谁就是“百姓的公敌”——最后这个词是楚溪客加上的。

紧接着,贺兰康就秘密地送了一车车精盐出去,简单粗暴地按住了各处节度使蠢蠢欲动的小心思。

本地盐卖得再贵,钱也都入了国库,哪里比得上自己兜里有盐来得实在?

更何况,各地长官中不乏一心为民的清流之士,巴不得百姓们能吃上便宜盐。

于是乎,楚溪客的“食盐小铺”越开越多,越开越红火。百姓们买到了物美价廉的盐,平川城的府库也堆满了一筐筐铜钱。

就连姜纾都震惊了,继而感慨:“即便那些贤明的君王,为了各自的目的也免不了盘剥百姓,殊不知,让利于民,互惠互利,方能水涨船高。”

百姓看似力量弱小,但这一文文钱加起来,已然是一个了不得的数目。

云竹粗粗清点了一番,惊讶地发现,比贺兰康卖给各路节度使的盐钱都多。

是的,贺兰康可会过日子了,先前承诺给节度使们的一车车精盐不是免费的,要收钱。

不过,即便收钱节度使们也乐意。因为平川的盐质量好,价格低,尤其是那些提纯后的精盐,让他们用金子换都觉得值!

就这样,平川城有钱了,终于可以盖房子了!

按照姜纾原本的规划,平川城应该包括宫城、王城和外郭三部分。

宫城是平川王的居住地。

王城用于三省六部办公。

外郭则是城中百姓的住宅和商铺。

因为缺钱,钟离东曦之前只建了宫城和王城,百姓们还住在灵州旧址,新城中除了驻军用地和临时搭建的商铺,大多地方还是空的。

楚溪客把一份计划书放到姜纾案头:“阿爹、不,姜相,你看看新城这么建如何?”

姜纾难得看到他一本正经的样子,笑着绕开卷轴,只粗粗看了一眼,便抓到了其中的关键。

“你想打破坊市制度?”

楚溪客郑重点头。

这是他和钟离东曦商讨了好几日的结果。他不想把平川建成一个“小长安”,他想有平川自己的特色——

沟通南北各州,促进东西贸易,重启丝绸之路,在京城朝堂勾心斗角的时候,在边境各国打成一锅粥的时候,平川城只需要静静蛰伏,默默发展,偷偷壮大自己就好。

所以,他想打破坊市制度,把平川建成一座开放的、包容的、新兴的商贸之城。

刚好,平川城在这片大陆上所处的位置,成全了他的野心。

姜纾一脸肃然地看着那份计划书,许久之后,方才开口:“给我一些时间,我需要想想。”

这是头一回,姜纾左右权衡。

就连楚溪客决定从长安迁至西北、不种粮食改种棉花,他都不曾犹豫,这一次却面露难色。

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具有颠覆性的决策。

***

明日休沐,晚上要回蔷薇小院住。

楚溪客和钟离东曦虽然已经成了平川王和王妃,但平日里和寻常夫夫也没什么两样。回娘家的时候,照例是两匹马,两只猫,一兜小礼物。

两个人都没骑马,就这么沿着河滩静静地走着。

走着走着,楚溪客就握住了钟离东曦的手。只有心情不好,或者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他才会这样做。

钟离东曦捏了捏他的指尖,温声问:“担心阿爹不同意?”

楚溪客摇摇头。如果姜纾最后否决了,只能说明这个方案不合适,他倒没什么可担心。

“我只是有点不自信。”

实际上,是很多不自信。但在喜欢的人面前,楚溪客还是要撑起一点面子的。

“我以前,就是在另一个世界的时候,看到小说里那些男主角和女主角,不管穿越前是什么身份,一旦穿越立即变身成百科全书和气运之子,什么都会做,做什么都能成,从来不会畏惧躲闪、瞻前顾后。”

关键是,他们那么自信,似乎从来没有担心过如果某个决策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他却不行。

他不敢在长安和今上正面对决,所以退守到了平川;他虽然提出了建立贸易城的计划,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去西域和占城的商队已经十来天没有消息传回来了,他就忍不住担心会出事、会死人,甚至后悔让那些人出去冒险……

明明身负国仇家恨,他却不敢像主角受那样不管不顾,大杀四方。

现在的他就像一只昼伏夜出的小松鼠,趁着没人注意的时候谨小慎微地收集过冬的果实,勤勤恳恳地储藏起来,偶尔也会勇敢一点,仗着有长辈庇护,从天敌爪下抢食。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