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朝余孽只想卖烧烤(267)

后面的话还没说完,黑子便牵着一头小毛驴进来了。

那是一头十分健壮的小驴子,四肢粗壮,脊背平直,肚皮圆滚滚的,眼睛又黑又亮。楚溪客揪了揪耳朵,小家伙就“恩昂——恩昂——”地叫起来,极有精神。

黑子咧开嘴,笑着说:“这是我们几个凑钱买的,往后先生上下学能方便些。”

董先生眼睛顿时湿润了:“你们整日辛辛苦苦在外面跑,赚来的钱要好好攒着将来成家立业,怎能如此破费?”

“成家立业还太远,反正我们都知道,没有先生就没有我们的今日,先生就不要推辞了。”黑子难得感性了一次。

大人们纷纷劝说起来——

“孩子们的一番心意,你就别推辞了。”

“是啊,这礼送得刚刚好,难得这些大大咧咧的小子们如此上心。”

“还是说,往后你成了太学直讲,就不想住在咱们大杂院了?”

董书生笑着摆了摆手,终于说出了酝酿许久的话:“我已经跟姜博士说了,不去太学了,就留在丸子坊,好好地把楚记学堂办起来。”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狠狠地吃了一惊。

董书生对上一众惊讶的目光,缓缓说道:“借用黑子方才的话,我也想对诸位说一句——没有大杂院,没有楚记,就没有现在的我,这样一个让我‘起死回生’的地方,我如何舍得离开?”

“不,话不是这么说的。”

王娘子摇摇头,急切道:“你对大杂院有感情,你想好好报答小郎君,完全可以用别的方式,没必要断送自己的前程——这可是你盼了十来年的机会,如今终于落到头上了,怎么反而不去了?”

董书生笑笑,说:“我以前也觉得,断了腿,不能做官,不能入太学,就是‘断送前程’。直到今日看到那张榜文的时候,我才知道我的前程不一定要用所谓的‘飞黄腾达’来铺就。”

这些年,他之所以无法释然只是因为不甘心。可是今日,当这个机会真正送到他手里的时候,他才猛然意识到,他想要的“前程”其实早就得到了。

“邻里和谐,孩童绕膝,教书育人,这些我已经有了。太学人才济济,不缺我一个,但楚记学堂却是我从两张书桌一点点办起来的,我舍不得、也不放心交给旁人。”

像通济坊这样的地方,根本请不到像董书生这样真正有才华而又德行兼备的先生,更多的是一些严苛死板或滥竽充数之徒。

因此,他的才学在民间比在太学更有用,倘若他能多收一个孩子,就能多一个受到良好的启蒙的学子,将来就更有可能多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有用之人。

这就是董书生的选择。

其实,大伙还是不太明白他这个选择的深意,但是,看着他郑重的样子所有人就不知不觉信服了。

确切说,其实是有些隐隐的高兴的。

明明有飞黄腾达的机会,董书生却选择留下来,继续和他们一道待在丸子坊,这是不是就说明,其实这个大院子跟太学相比差不了多少?

有人想着,就这样问了出来。

董书生笑着点点头:“嗯,不仅不差,反倒更有人情味!”

“主要是因为有咱们王娘子吧!”

一位妇人笑呵呵地把王娘子往前一推,精准地推进了董书生怀里。

两个人双双红了脸。

王娘子故作洒脱地笑骂一句,想要就这样含混过去,没想到董书生却顺势扶住她,没有放开。

他望着王娘子,有些紧张地说:“你知道,我心里一直有你的,只是从前自卑,不敢开口,原想着成了太学直讲就能风风光光向你求亲,现在看来却不能够了……你可还愿意?”

王娘子一下子怔住了,怎么都没想到他会说出这番话。她一下子哭出来:“我还以为要等到下辈子去了!”

这话,就是同意了。

董书生捂住脸,喜极而泣,就在刚刚,太学出榜的时候他都没这么激动!

大杂院顿时沸腾起来。

妥妥的双喜临门!

***

楚溪客让跑腿小哥给钟离东曦捎去消息,便从通济坊出来,去了太学。

刚走到门口,就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妻领着一个十余岁的小少年在台阶上徘徊,似乎犹豫着要不要进去。

门童瞧见了,主动迎上去搭话:“二位可是过来参观的?”

那位郎君忙点了点头,有些不确定地问:“听闻今日太学大门敞开,可随意进去游赏?”

门童点点头,脆声道:“不止今日,往后每逢休沐之日都会对外开放,无论是谁皆可入内参观,这是姜博士定下的新规章,为的就是让那些耕读人家的孩童有个念想。”

孟冬十五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