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道子最后道,“皇帝老爷不缺饭吃,他家用不着这神种。”朝廷缺乏的是行之有效的法度,能够保护最底层人民的法度。
“国家税收年年增长,不代表老百姓的日子年年好过一年。”明德帝继位以来轻徭薄税,似有明君之相,可是他的政策却没有能够真正落实到最底层,平明百姓们并没有真正受益。苦的还是百姓,肥的是地方乡绅地主阶级。
“更不要说南边了。”文道子自己就是出生世家,更明白其中的百姓之苦,一身荣辱皆系与主家,世奴世仆,田中产出全归主家,世世代代不得自由。
“文某便是将这粮种赠与朝廷,也不过是富人更富,穷人更穷。又有何益?”
“送给我就可以?”秦朔不明白济世教怎么就对自己这般有信心,他自己都没济世救民的信心好吧。
“秦公子没有世俗的欲望。”文道子直言。
秦朔:......行吧,经历过上辈子的花花世界,他对如今这个操蛋的世界的确没有什么欲望。
“这是南边来的稻种吧。”秦朔试探道。
文道子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捋捋胡子道,“秦公子果真神人,见识多广!正是来自南方极热之地的稻种。但是神种不拘天气水文,在哪儿都能种活。”
“正适合种在秦公子的田庄上。”文道子得到这稻种已经好几年了,除了小规模的实验,却从未敢大规模地种植,生怕露了神异被官府发现了。
而北疆是秦家的地盘,秦朔的庄子地段偏僻,戒备森严,如果发展壮大,完全能成为孤悬在大凤皇朝之外的小王国,正适合种植这生长周期短、亩产高的神种了。
“文先生真是送了我好大一份礼。”秦朔当然想要占城稻,可不想从济世教手中得到这稻子。有得必有舍,还不知济世教要自己拿什么还这份情呢。
“秦公子不必有负担,只愿秦公子能够不忘今日之初心,将天下苍生放在心中,文某百死不悔。”文道子如何不知看不出秦朔的犹豫,可是,按照如今的情况,秦朔未必需要他们济世教的帮扶就能做出一番大业,而济世教想要实现道统却离不得秦朔。
济世教传承千年却一直隐藏在庙堂之外,处江湖之远,只因他们手中无兵。如今秦朔就是那个他们等待了千年的天选之人——有兵有粮,亦有一颗天下为公的慈悲心。文道子知道自己必须要拿出重筹,才能坐上秦朔的这条大船。
第58章
田庄上的一切都井井有条的进行着, 济世教送来的“神种”宛若一颗小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水面,除了激起几点涟漪, 就再无半点风波了。
一直守在秦朔身旁见证了全程的彪叔也不禁在心里感叹秦朔的沉着稳重, 有如此神稻在手竟然能做到如此波澜不惊,绝非常人。
“庄子南边的两块禁地都警醒些,但凡是没有令牌的人靠近, 无论误闯还是有意为之,一律按照可疑人员拘押。”秦朔今日要去朔州城里, 明日与四哥、二皇子一同出发去乾元关参加皇家的犒军仪式。临走, 秦朔不放心的叮嘱彪叔。
这次去乾元关, 秦朔却没有将彪叔带着,只因为如今的庄子上能够令秦朔完全放心的也就只有彪叔了。
庄子的南边画出了两块禁地,一块是秦朔的实验室, 正在建窑, 准备用来制造兵器。另一块则是实验田, 用来种植占城稻, 同时选育良种。
秦朔原打算烧制玻璃的, 可是如今的琉璃制品被列为皇家专用,民间不得越矩私用,秦朔就是烧出了玻璃也没有市场。
而有兵有粮还必须要有利器。如今自己一时三刻是制造不出枪支大炮,但是改良武器,锻造出高硬度、低脆性的“绝世宝刀”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九爷您放心,我一定会牢牢守住您的书房与两块禁地。”彪叔保证。
秦朔入主田庄之后并未调整修改庄子原本的章程,只是新建了一个监察队。而通过这段时日来的监察巡逻, 整个庄子并未发生什么不妥之事。然而秦朔并未放下心来, 毕竟自己在翻完近几年的账本之后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的。
秦朔也知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并不会苛责, 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最基本的底线也不能突破。
“那几个管事会重点盯梢的,九爷离开这几日,他们兴许会有动作。”彪叔道。
秦朔道,“特别是那个王贵,盯紧些。”
这王贵是庄子上负责采办的管事之一,负责农具、铁器的采买。王贵交出的账目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根据秦朔收集来的情报,这王贵极可能与北戎有私下交易。
自古盐、铁严禁出关,王贵此举乃是叛国通敌之嫌,是大忌。中饱私囊是一回事,暗通外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