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穿越红楼,王夫人选择咸鱼(240)

作者:心狠手辣的丹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然后面便有几道非常规的问题:做错过什么事情没有,事后可有如何补救;有没有什么遗憾等。

惜春一看就忍不住拿着去见了元春,元春很快就把这考题安排了下去,惜春倒也从中选了合适的媳妇,日后也算儿孙满堂,一派和睦。

只是,自从送走了王晴,惜春大病一场之后,便一直郁郁寡欢,迎春黛玉并探春几个轮番劝导也没什么作用。

还是她夫婿当机立断,辞了宗人府的差事,陪着她走了一趟金陵,这才叫她重新活了过来。

只是那之后,她便一心管着从王晴那里得来的产业,连儿孙之事都不管了。

还是后来迎春因为丈夫去世,她想去江南游历一番。但因为一人出门若是排场大了太显眼,便想着拉上她,她又想起王晴当年也曾在江南各处游览过,途中还给大家写了信件描述各处的景色,她便同意了跟迎春一起出门。

姐妹二人互相扶持,在江南待了一整年,将昔日王晴看过的风景都看了个遍,将王晴吃过的美食都尝试过,之后又去了福建跟广州。

外头的世界实在是太纷繁了,好的坏的都叫她们遇上过,姐妹二人还将自己的见闻写成了游记,出版过后竟然意外地受欢迎。

她们姐妹二人也被王晴调教了几十年,走到哪里便能发现新的商机,倒是让王家和贾家合作的商队开辟了不少新的路子,也让好些贫困又封闭的村子走了出来,更是给不少在外地做官的贾氏子弟添了好几笔政绩。

惜春是宗室,终究不好在外头就留,两年一过便被召回京城,而迎春带着小儿子继续游历,还取到黔州和滇州,去了缅甸跟高棉。

探春此时也眼红得很,送走了丈夫也加入了迎春的队伍,她年轻的时候还想过找到跟土豆一样的高产物种,只可惜一直没有那个运气。

后来在高棉以南的地方游历之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红色表皮的薯类,她翻开爬在地上的藤蔓,发现这爬藤隔一段便生了根,心念一动,便取走了几条藤蔓,一路上用和了水的稀泥养着,竟然真的长出了根茎,继续存活了下来。

后来,等她乘船回到广州的时候,那些偷来的藤蔓都已经结出了手指粗细的红薯。等到丰收的时候,她暗自一算收成,竟然跟土豆也差不离!

迎春跟探春将这东西献给了宫里。当然,她们没能给自己挣来一个配享太庙的荣耀。

但是齐齐封为国夫人,享受跟王晴昔日一样的待遇,也足够让她们满意了。

再后来,因为朝廷局势的混乱,宝玉跟黛玉决定带着全家老小回金陵,迎春那时候早已回了金陵做起了富家翁,探春跟惜春却一时不得脱身,只能继续在京城里煎熬着。

后来皇子们互相攻讦,宗室都被那些起兵造反之人屠杀殆尽,惜春痛失一家老小的同时,看着满皇宫的乱象,干脆和探春一道,压下了朝臣的不服,直接把皇位交给了最先领兵回京的那位杨姓小将。

杨小将乃是先皇后母族,先皇不做人,在几个孩子当中搞平衡,害得先皇后母子三人冤死,娘家也流放西北。

杨小将便借着从西域剿匪得来的军功,又搭上了贾家跟王家的商队,这才在短短五年里升任到正五品,又娶了西北将军的长女。

算起来,司徒氏男丁无一幸存,这位杨小将,已经是眼下最好的人选了。

杨氏当国,改朝换代之后,并没有把司徒氏太庙里供奉的王晴和王子腾兄妹移出来。毕竟他发家也好,得位也好,都离不开王家跟贾家的帮助。

贾氏女眷的名声在杨氏一朝开国时候,再次传遍大江南北,叫天下人心生向往。

只是啊,昔年养在一处的姐妹四个,竟然病逝在了同一个月,几家人连丧事都办不过来,杨氏国朝甚至亲自前往祭奠,只是姐妹几个本身不在意,且早已看不到这些身后事了。

第157章 贾政番外

荣国府贾政,第二代荣国府嫡次子,贾母的心头肉。

从他懂事的时候起,贾母就告诉他,他是个读书的种子,将来一定能成为荣国府转文的助力,甚至……能越过他上头的兄长贾赦,继承家业也未可知。

那时贾政年纪尚小,还不到需要男女避嫌的年纪,日常又没有跟他说过爵位继承的国法如何,他哪里知道贾母不过是妄想,但心中的欲念却真实种下了。

等他入了学,学了规矩之后,才惊觉这世上许多事情都跟贾母所说不一样,像是贾赦那样的,单单他嫡长子的出身,就注定了日后荣国府只能由他来继承,旁人,哪怕他也是贾母所生的嫡子,日后也只能做一个跟后街那些人一样的旁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