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这两年,他把贾英捧得极高,让贾英多方在族中老人们跟前表现,又掏了不少真金白银诱惑。
若不是蓉儿乃是他原配所生的嫡长子,天然身份跟名分都摆在那里,怕东府早就落入贾英一个奶娃子手里了!”
贾琏说起这些事儿还气的很,他固然跟贾珍更加熟悉。但跟贾蓉贾蔷感情也是有的。
尤其是看贾蓉跟贾蔷两个如今成家立业,在金陵把族学跟祭天都管得好好儿的,他自然就更加偏向贾蓉跟贾蔷两个了。
而林如海看贾琏对贾珍的偏心恨得牙痒痒,想起那些年贾母对二房的偏心,他就觉得挺好笑,好在王晴是真疼爱贾琏,当年费心给贾琏谋划了如今的前程。要不然,他怕是也要担心起黛玉跟宝玉了。
提起贾蓉跟贾蔷,贾琏真是有不少感慨,当着林如海的面儿什么都说,“其实蓉儿跟蔷儿两个,既然当初决定回金陵去,其实就已经放弃了东府的府邸跟钱财,只是眼下看来,他们便是放弃了许多,还是抵不过珍大哥哥乱搞!若是珍大哥哥这一步走不对,将来怕还要连累了蓉儿跟蔷儿两个!”
林如海可知道贾琏一定有法子整治贾珍,就笑眯眯地看着他不说话,还是贾琏自己因为没有人接话而尴尬了,才自顾自继续说:
“我想着既然珍大哥哥说不通,我便直接找敬大伯说吧,珍大哥哥死要钱不管儿孙如何,敬大伯当年毕竟是二榜进士,他肯定懂怎么做才是对东府好。”
对贾珍林如海可没什么好说的。反正自有贾家人操心,况且贾琏已经有了章程,他让贾琏留下对催缴欠款的条陈就打发人走了。
他这个做长辈的,终究还是要沾小辈的光了。
第141章 一四一
大朝会上,众臣因为平熙帝提出的收回户部欠款一事闹得很是沸反盈天,就连王子腾请求致仕的事情都被大家一致忽略过去了。
林如海作为户部尚书,他当然要首先表态。
“陛下,不知您为何要在此时责令户部清缴欠款呢?”
对呀,早些年日子艰难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甚至陛下刚刚登基那年,还是靠着荣国府跟王家买贵妃分位的钱,才能赈灾,今年是为了什么啊?!
平熙帝头戴十二冕旒,遮住了他大半张脸,自然没有人看到他眼里的嘲弄。
“户部欠款,原是太上皇一片好意,为了接济朝臣才开了后门,可到了如今,你们早已忘记太上皇的初衷,竟然只顾着自己享受,忘了国库如何重要!”
清理户部欠款这事儿,从平熙帝刚刚进入户部轮值的时候就有了初步的念头,只是那时候太上皇势大又心软,他哪怕后来得封肃王,也改变不了太上皇的心意,只能任由那些账目在那里摆着,天长日久地还在增加。
平熙帝当然知道自己单论性格也不算好,他多疑较真还小心眼儿,但这一次,他是真的要做成这件事!
之前所谓的省亲一事便是他的一点试探。虽然的确有针对荣国府的意思,但他也没想真的对荣国府如何。毕竟荣国府跟王家都已经还清了欠款,户部还因为卖宅子收回了一笔钱。
而荣国府果然也经得起试探,他们的处事法子才是最让他满意的。
荣国府改建的花园,恐怕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许多细节跟内情。但是平熙帝安插的人手从头经手一直到结尾,他对荣国府花钱的法子着实感到吃惊。
荣国府,不对,主要是王晴认为,只要钱花出去有价值,且不会让家里伤筋动骨,那么钱就该花。
像是这一次他们修园子,虽然名义上是为了接待贵妃省亲,但是等贵妃省亲完毕,那园子因为是在荣国府本来的花园基础上改建的。
所以所有权依旧归属于荣国府,他们花了钱全了皇室的脸面,还圆了贵妃想要回家的念想,又得了一个新园子。
“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当初王晴这样跟贾政和宝玉说道。
更重要的是,平熙帝从王晴日常管家当中,发现了她跟时下的当家主母们最大的不同:
她会提前设想好来年的所有支出,并且预留出意外事件的支出,甚至还能根据天时来安排来年田庄的耕种。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虽然朝中官员,不拘官阶大小,只要有了官身,便是外头的百姓如何受灾,官员们自己以及家眷都不会如何。
但像是王晴这样能考虑到稍微庇护外头的灾民一把的,还真是极少数。
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平熙帝才确信荣国府将来不会成为司徒恒的负累。
有时候吧,平熙帝也在反思,他都已经做了皇帝,那么在不涉及原则的事情上,大可放手,不必非要较真,免得让人觉得伤了感情。